专题 品读·穿越千年
品读•穿越千年|南方小年,守护童心的孩子节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01-29 14:43:14

【穿越千年】系列策划,今日品读小年。

南方小年,在腊月廿四。

当北方人提前一天进入小年模式,湖南人还在沉着等候。他们等待着腊月廿四的到来,送可爱的灶王爷上天,听大年的脚步咚咚临近,更迎接南方的孩子节。民间俗话:小年小年,小孩过年。小年这天,天上最大灶王爷,人间最大孩子王。

孩子,是可爱稚气、朝气蓬勃的象征,是家庭、国家、社会的希望。古今文人喜咏童心童趣,唐朝诗人崔道融有诗:“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诗中牧童身披蓑衣头戴斗笠,逢人就神气活现的样子。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田之畔玩耍。短短五言绝句,勾勒出孩童人小鬼大,骄憨机智的可爱。

丰子恺、老舍、冰心等近代大师也都爱写孩子、画孩子,也许孩子是每个人心中曾经的自己,是回不去的生命、青春的活泉,更是能够终生葆有的灵魂香气。

丰子恺笔下的儿童:过年的恐怖(资料图)

南方小年,给所有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一个守护童心的机会,在这一天呵护孩子,呵护奔腾着童心的自己。

祭灶是传统小年的重要节俗。小年前一天,各家各户备足饴糖、果品。灶神上天奏事,当然要口抹蜜糖,多说好话,少说坏话。祭灶送神一刻,全家人请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人们将怡糖抹在灶门和灶王爷像的嘴上,然后烧掉画像和厨房里的一双筷子,让灶王爷甜甜蜜蜜地坐着他的轿子上天。

孩子们早就得到讯息,眼巴巴地盼着瓜分灶王爷的糖。祭灶完毕,大人们随手一抹,将怡糖塞进孩子的嘴,然后柔声告诫:过年啦,小嘴要甜甜的呀,多说吉祥话,不说胡话,尊敬长辈,有礼貌,听到没……

小年的一抹糖,是孩子通过年俗走向社会化的启蒙课程,他们将逐渐知道,人生在世该怎样说话,怎样为人,怎样识礼。实际上,许多人生大道理,都渗透在朴素的风俗中,种在孩子心里,慢慢长大。

中华年俗画:儿童小年忙扫尘(资料图)

送走灶王爷,孩子们参与家庭的各种劳动。“掸洋尘”,清理天花板和墙壁上积累的灰尘;“剪福字”“贴窗花”,让喜庆的大红色洋溢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驱除旧年的陈腐,带来新年的美丽;“办年货”,跟着爸爸妈妈采购新衣新鞋、糖果饼干、美食物资,然后盘算着心底关于零食和压岁钱的小秘密……

当然最有技术含量的还是“写春联”。孩子们围着文房四宝,叽叽喳喳,看白胡子爷爷、黑胡子叔伯龙飞凤舞,写出雅致潇洒的对联,那份惊诧和羡慕,一定是鼓舞他们未来好好学习的动力。

小年的湖南儿童,在各自的地方寻找快乐。有的居于城市,过着手机电脑、高铁科技的现代化生活;有的居于乡村,过着炊烟四起,山清水秀的新农村生活;有的行在旅途,走在与父母相聚的团年路上。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他们都应享受自己幸福快乐的童年。

今年两会,正值小年期间。青山绿水独守孤田的留守儿童,成为众人心头之疼,“要给留守儿童美好的明天”,一声疾呼发出时代强音,也带给人们更多思考。

少年强则国强,儿童乐则乡村乐。乡村振兴,情感解围,让农人回到广阔乡村天地,让孩童回到父母膝下,让每个孩童的小年都有父母陪伴,乡村振兴才有更稳的根基。

我们用一个小年守护童心,其实力微;用更多的“小年”之惠、制度之福释放民生关爱,才能激发出磅礴的时代幸福力,托起明天的太阳。今日儿童,明日可期,童心开花,才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模样。

文/陈晓丹

穿越千年系列文章:

品读•穿越千年|融城,长沙非遗的“活态”演变

品读•穿越千年|湘昆传奇,一诺情长意难忘

品读•穿越千年|冬至节,舌尖上的诗与远方

品读•穿越千年|高马二溪的皇茶守艺人

品读•穿越千年|南川上河图:大瑶花火耀古今

品读•穿越千年|定王台,千古情思化书香

品读•穿越千年|腊八盛宴,永远的冬日狂欢

品读•穿越千年|茶水里的“老长沙


来源:红网

作者:陈晓丹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