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系列策划,今日品读冬至食俗。
站在杉木冲东路路牌下往对面张望,长沙雨花非遗馆的巨型招牌和气势磅礴的红色场馆,就像迷人的万花筒,一旦转动,便会出现缤纷多彩的世界。
冬至将抵,天气渐入严寒,馆区外已是南方冬日景象,落叶树虬枝苍劲,凛凛寒风呼啸街头。俗话说:“一九二九闭门塞手,三九四九冻死鸡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后的经典风光,古今类同。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传统节日,初始于汉朝。《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五万平米的非遗街区沉浸在喜庆中,一场“舌尖上的非遗”,呈现着食物的诗与远方,也让我们以冬至美食之名,解读节日背后的自然与人文内涵。
几位湘西古丈的苗家阿爸在打糍粑,一边吆喝,一边挥舞大棒。阿爸说,打糍粑的糯米要提前浸泡一晚,第二天沥干再蒸一小时才可捶打。苗家阿妈在一旁包糍粑,桌面的小碗盛着糖、花生、核桃、芝麻等馅料。
湖南民谚说“打个糍粑庆丰年”,雪白的糍粑散发诱人的清香,也寄托了冬至的祝福。
那边厢,古法石磨豆腐房已是人声鼎沸。磨豆腐的、尝豆腐的、买豆制品的将小小作坊围住。其貌不扬的豆腐,从选豆、泡豆到磨豆浆、打豆腐,历经繁杂工序,转化为鲜嫩细腻、营养美味的上品,难怪过去的人把豆腐当小荤,意思就是豆腐鲜如肉啊。
吃着冬至美食,不禁遐想万千。
记得30多年前,长沙遍布纵横交错的巷子和两三层的筒子楼。冬至前,街坊老奶奶搬出老磨盘,准备磨些糯米粉子包汤圆。各家小朋友围住石磨,个个摩拳擦掌,趁奶奶不备,赶快鼓捣两下。
冬至夜,漫天飘着雪花,奶奶们端上亲手煮的甜酒糯米汤圆,软糯清甜,热气腾腾,弥漫着喜庆,洋溢着温馨。孩子们吃在嘴里甜在心上,抿嘴偷笑:过年喽……
冬至节前后的餐桌,还会吃到八宝五珍猪油糯米饭、风吹肉、风吹鱼、冬至腐乳、小钵子甜酒等等。老长沙人有做风吹肉的风俗。冬天的小巷,一排排风吹肉悬挂在铁丝绳上,阳光暧暧,晒出肉的油亮纹理,过往行人,无不注目垂涎……
数九寒天,冬至佳节,用一桌美味聚拢亲情,缅怀先祖,寒风再冷,也驱不散心头的温暖。
北方冬至有吃饺之俗,此俗因“医圣”张仲景而起,与长沙也就结下善缘。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政务之余,不辍治病救人之志。堂上办公,如逢慕名求医者,无论贫富他都暂搁政务,堂前设脉枕,为病家切脉下药。太守医人无数,深受百姓爱戴,长沙历代修建“张公祠”“医圣祠”,便是表达对先贤的尊崇。
仲景后来辞官回河南老家。时值冬日,他见家乡父老饥寒交迫,耳生冻疮,心急如焚,便命人搭台筑灶,将羊肉与驱寒药材同煮。肉熟后切碎包进面皮里,做成“娇耳”形状,病人食后浑身暖和,耳疾自愈。为感恩张仲景,世人竞相包“娇耳”,慢慢就变成了“饺子”。
举凡美食背后,都连着丰厚的历史、传奇的故事、团聚的家族、和睦的邻里,美食的文化价值早已超越味道本身。
而在雨花非遗馆,以此类喜闻乐见的形式,复活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之举,已坚持数载。这是老木匠郭存勇的杰作。
2012年,从木匠行当杀入生意场十余年后,郭存勇带着妻子和全副身家来到长沙红星大市场,经营家具与木雕。随着生意做大,一颗“匠心”也蠢蠢欲动,他渴望汇集各地民间手工艺匠人,下一盘很大的“非遗文化”棋。
“民间很多手艺都是很宝贵的,一旦流失就捡不回来,是很大的损失。”在当时,这种想法像“痴人说梦”。
第三年,他陆续清出门面,免除租金,寻访各地非遗传人入驻。许多命悬一线的技艺绝处逢生,株洲攸县“洪氏一刀剪”、用泥巴和桐油写字的邵东“泥书”、浏阳夏布、土家织锦、邵阳蓝印花布、滩头年画等逐年进驻非遗馆。
郭的义举得到长沙市雨花区区委、区政府鼎力支持,区里专门成立非遗工作组,以非遗馆为中心,打造精彩的特色街区。
古老的文化复活了!许多非遗技艺与计算器、鼠标、键盘和手机壳设计融合,变成炙手可热的现代文创。随着“文创集市”“非遗跳蚤市场”“匠人沙龙”定期召开,传统手工艺重塑尊严,价值陡增。
至今雨花非遗馆已签约200多位非遗传承人,容纳344个非遗项目、上万种非遗商品。非遗,已然众人追捧的明星。
最好的时代,莫如拾柴者捧火,点灯者燃灯,万千心灵觉醒于路,文化自觉提振在途。非遗不“遗”,是很多“痴人”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奋斗,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探索。
冬至这天,那些被传统美食托起的悠久文化、故园之恋,那些沉淀在年节美食后的岁月与情感、诗与远方,都将珍藏在人们记忆深处。
传统文化的荣光,如太阳照在清澈如镜的湘江河上。
文/陈晓丹 视频来源:湖南卫视 湖南经视 朗读:陈征宇
(朗读者简介:陈征宇,国家一级文学编辑,爱旅行、爱朗读、爱文字,多元跨界的电视人)
来源:红网
编辑: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