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第一批入驻常德河街。自此以后,这种流行于常德沅水、澧水一带的地方曲艺,日益兴盛起来。因伴奏的是扬琴、琵琶、三弦、胡琴等弦乐器,演唱的是常德方言,故称常德丝弦。这种非遗项目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常德人民的历史记忆,展现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传递着他们的情感与理想。所以,在清脆婉转、朗朗上口的旋律中,你能感受到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图/林维平
常德非遗展演馆位于河街鸳鸯走马楼,是湖南目前最大的以戏楼为主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民俗曲艺、技艺传习为内容的非遗展演场馆。它具有典型中国古代戏楼结构,充满古戏楼喝茶、听曲、看戏的韵味,涵盖常德汉剧、丝弦、渔鼓、荆河戏、刺绣、擂茶、麻质画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项目的主题演出和展览。
演员们演唱《常德是个好地方》。图/林维平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考察调研。在非遗传承基地鸳鸯走马楼,总书记面带微笑观看常德丝弦曲目《花词》《常德是个好地方》,演出结束后还走到台前和演出人员亲切交流。演出人员当中,就有这里面就有常德丝弦青年传承人张兰。
常德丝弦非遗传承人张兰。图/林维平
张兰,2013年6月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音乐系的民族声乐专业,现为湖南师大在读硕士研究生。2015年11月,作为优秀人才调入武陵区文化馆,担任群众文化辅导专干。
演员演唱常德丝弦。图/林维平
张兰与常德丝弦的结缘,源于2008年她考入湖南文理学院学习声乐。在当年桃花源桃花节彩排中,听到一首《生在潇湘多自豪》的歌曲,她感到这首歌的旋律时而细腻抒情,时而磅礴大气,令人热血沸腾。从带队老师那里,她得知这首曲子融合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常德丝弦,于是对这种曲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常德丝弦使用的弦乐器、碟儿。图/林维平
2009年,张兰参加常德市"湘人湘歌"比赛进入决赛,引起常德丝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谌晓辉的注意。谌晓辉认为,这个女孩的声音条件和形象气质都不错,于是托人问她愿不愿意学习常德丝弦。刚满20岁的张兰,心里高兴极了,第二天就来到武陵区文化馆,向谌老师请教,想学习常德丝弦。
张兰刻苦学习突破语言关。图/林维平
谌晓辉见张兰不是本地人,便对她说:"常德丝弦要用方言演唱,你想学必须少讲普通话,多学常德话。"从此以后,张兰每天接近常德本地的同学,模仿她们说常德话。常德话是北方语系,好听也容易懂,但对于从小讲外地话的张兰来说,学起来还是有点难度,有时也出现较尴尬的情况。
谌晓辉与张兰一起培训学员。图/林维平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张兰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常德话讲得越来越好,得到了谌老师的认可。身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谌晓辉老师,70年代初就是常德丝弦老艺人戴望本的徒弟,受过严格而系统的专业训练。她从事文艺工作36年,培养出大批后起之秀,张兰就是她挑选的毕业于大学音乐专业的优秀人才。
谌晓辉对张兰倾情传帮带。图/林维平
见张兰自律性强,是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于是谌晓辉倾情传帮带。指导她弹唱丝弦要"按字行腔,字正腔圆";舞台表演要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语言相互协调。学习琵琶弹奏,对张兰从手型、力度、过弦、换把等加强训练。通过言传身教,张兰音色明亮高亢,唱腔圆润饱满,表演含蓄柔美,极具舞台魅力。
少儿丝弦班演出。图/林维平
做为非遗传承人,张兰的本职工作是武陵区文化馆的群众文艺辅导专干。为了将常德丝弦普及广大群众,发现和培养丝弦新苗,她们与北正街小学合作编写常德丝弦音乐教材,在多所小学开设少儿丝弦弹唱班,免费教学生学习二胡、琵琶、扬琴等乐器,学好乐器后,再教唱腔。2018年,由武陵文化馆编导丝弦节目《诚实才快乐》,由少儿丝弦班参加全国少儿曲艺展演。
谌晓辉教学员练习丝弦唱腔。图/林维平
常德丝弦同样面向中老年人,在武陵区文化馆开设有三个常德丝弦班,由谌晓辉和张兰每周在区文化馆免费培训。应张兰之邀,我来到武陵区文化馆一楼,谌晓辉正在给学员们教授丝弦唱腔,听课的都是中老年女同胞,边学边唱,其乐融融。三楼一位老师,正在教另外部分参与者学习身段表演,学员们一招一式地跟着节奏起舞。
文化馆老师教学员练习身段表演。图/林维平
多年来,张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和表演,积极参加湖南省文旅厅主办、省文化馆承办的“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展文艺志愿活动,参加公益性惠民演出达80多场。她和馆里的同志一道,将有深厚文化基础的常德丝弦,带到全市各个角落,给原生态地方曲艺,建立起强有力的保护手段。
张兰在京展演《帅孟奇》。图/林维平
在领导和老师的培育下,加上自己的努力,张兰从事常德丝弦演出与教学11年来,在各类比赛中荣获佳绩。她参演、展演、入围和获奖的项目共40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获奖多达10余项。其中《爱在潇湘》作为优秀节目参加第10届中国曲艺节演出;《新编新事多》荣获湖南(衡阳)传统曲艺邀请赛金奖。
接受采访时张兰边说边唱。图/林维平
为了宣传常德丝弦,张兰抓住一切机会,将这种优秀的曲艺节目,传播到国内外。她走进中央电视台,演唱常德丝弦《又唱新事多》;参加第八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参加《爱在潇湘》文艺专场,让全国人民更加了解湖南。今年,她们将常德丝弦在“第二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上唱响,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张兰在培训班结业时演出节目。图/林维平
这就是非遗传承人张兰的故事,也是青年人热爱祖国,热爱演艺事业,热爱人民群众的典型事例。在对话中,面对张兰用饱满的激情,向我讲述她在鸳鸯走马楼演唱时的激动心情,我也情不自禁的产生共鸣。我为张兰高兴,也被她传承常德丝弦所做的点点滴滴而感动。愿她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在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相关链接 】
常德河街非遗人②丨桃花源里出“擂王”,擂茶传承人谢元的精彩人生
常德河街非遗人①丨耐住寂寞,刻画人生,传承木雕技艺的潘能辉夫妇
【作者简介】
林维平,湖南省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老干部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