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践行“三严三实”推进创新发展纪实
湖南日报
 
10-22 16:01

县委书记杜晓勇(左三)、县长向恒林(左四)、县委副书记李云信(左一)在公路建设一线现场办公。

湖南日报讯  深秋时节,丹桂飘香。10月22日,我们踏入坐落在莽莽武陵群山之中的泸溪白沙县城,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城区扩容提质、屈望城市综全体建设如火如荼,G319国道绕城线刘家滩大桥、白辰公路改造等项目建设迅速推进,一股务实创业的新风扑面而来,在沅水江畔奏响了一曲曲求新、求精、求实的创业发展之歌。

求新,工业强县大加速

湘西工业在泸溪。泸溪工业企业近年面临结构调整、环保压力和市场不利等因素,一度运行艰难。今年6月,湖南红网以“泸溪多家高污染企业肆意排污,群众怨声载道”为题发了图文批评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刮骨疗毒”是勇气,更是要求。该县突出问题导向,把“整治环境污染”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创业要实”主要标靶,立行立改开处方,关停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和环保产业。

“暂时的金山银山换不回长久的绿水青山”,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整改、提质、加速成了全县共识。县委把专题教育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深度融合,打响了“工业强县”攻坚之战。

只有实干,才有实力。该县把省级工业集中区——武溪工业园是“工业强县”的主战场,重心在此集中发力突围,领导联系项目、联系企业、联系重点工作。

完善园区“三通一平”, 建成了第七大道,新增平整土地150亩,铺好炒砂公路,架好节能路灯,建好标准厂房。投资5亿元新建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完成。实施“经济110”服务企业行动,有效化解了企业用地难、融资难、审批难问题,顺利实现蓝天公司5万吨电解锌、银阁公司二期3万吨环保铝型材、群祥公司1.2万吨合金粉二期生产线等项目投产达标。恒裕公司年产8000吨铝基复合新材料一期项目、恒达公司年产标准6000万块环保节能建材砖等系列生产线项目实现竣工投产,金利集团三期5万吨/年电解锌项目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众鑫公司、金天公司在新四板成功上市,金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实效,9月底,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4.8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2.4%。

科技创新提升新实力。县委、县政府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站点7个,引导企业研发和应用科研新成果。22家规模以上企业与18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部的认定,金马、众鑫、金天、金源4家工业企业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金天公司氮气雾化工艺达国际先进水平。9月底,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96%。帮助全县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6件,同比增长27.9%,专利授权45件,创历史新高,居湘西州前茅。

求精,产业富民大增效

泸溪县强县靠工业,富民靠产业。全县94个贫困村,2.29万户7.5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29%。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何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实现同步小康?

该县倾力实施“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扶贫方略,创新帮扶模式,通过社会扶贫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成功在潭溪万亩椪柑科技生态示范园和燕子坳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改“普惠”政策为“差异化扶持”政策,改“给钱给物、打卡到户”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的精准扶贫模式,切实提高了贫困农民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

目标明确,狠抓实施。县委、县政府迅速组建了4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选配了94名第一支书、268名队员采取“1+1”模式对94个贫困村进行驻村帮扶,坚持“领导联点、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到户”,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全面承担起了贫困村扶贫开发重任,“群众不脱贫、工作组不撤队,干部不脱钩”。

该县在“一进二访三联”活动中精准发力,整合3.1亿元资金推进了一期562个特色产业、农村公共服务、科教扶贫项目建设的进程,党员干部同心齐打扶贫攻坚战,火热的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建小康场面,在农村随处可见。产业富民成为干群实现精准脱贫的新动力。

全县贫困农户紧紧围绕“三线三带”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开展抱团致富,组建各类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216个,完成浦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6000万元,完成潭溪万亩椪柑科技生态示范园投资4000万元,兴隆场万亩有机蔬菜示范园、狮子山万亩葡萄示范园、合水万亩油茶示范园、潭溪与浦市万亩杜仲基地建设生机勃勃。

“神山神水出神果,泸溪椪柑美名扬”,著名歌手张也一曲《沅水神韵》,使泸溪椪柑驰名中外,远销欧美。“浦市铁骨猪、兴隆场玻璃椒、合水油茶、狮子山葡萄”等“八大”农副产品品牌更响。最近,“狮子山葡萄”在第二届“湘葡绿品杯”品评会上又喜夺金奖。1至9月,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4.3%。

优势农业产业“八大基地”、“八大品牌”实现了优化升级,促进了农民回乡创业致富。洗溪镇洞底坪村青年农民田绍志返乡创业,他一边参加湘西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免费学历教育,一边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头开发500亩巨峰葡萄,培养了30户葡萄种植大户,带动全村种植葡萄1300亩,今年创收60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致富村。田绍志也因此顺利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他为感谢党的富民政策,主动向上级党组织交了1200元党费。

求实,基层堡垒大加强

“基层要发展,党建是龙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只有建强基层堡垒,才能让党旗在城乡高高飘扬,经济社会发展才有长久保障。”县委书记杜晓勇道出了泸溪创新基层党建的共识。该县力借专题教育东风,抓党建、强基层、促发展、惠民生,不断加强和创新新常态下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举措。

在县城白沙和武溪、浦市三个重点乡镇的11个社区,推行了“1415联建共创”工程,即推行一名县级领导联点、四个机关单位联建、从机关选派一名第一书记、创建“五型”社区,推进了城镇社区民主管理进程。联建单位斥资2900余万元,大力推进城管数字化、背街小巷路面“白改黑”改造、地下管网改造、路灯改造“一化四改”,安装高清摄像头230个、“白改黑”25.9万平方米、改造地下管网21公里、安装路灯686盏、亮化街道12公里,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平安畅通县、省级园林县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纷至沓来。

在农村基层结合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对“一线一带一圈”20个基层党建示范点进行提质建设,重点打造了319国道和县道沿线17个村(社区)示范点和白沙、达岚、潭溪3个示范乡镇。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无缝覆盖、方便群众”的方式,将全县15个乡镇150个村(社区)划分成914个网格党小组,微距管理党员,实地引领群众,主动为民办事。将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实行统一协调解决突出问题。4300多名党员和积极分子主动担任网格管理服务员,600余名乡镇驻村干部担任网格监督员,实现网格化无缝管理服务全覆盖。今年,整合资金1.56亿元,安排650个民生项目投入到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服务事项2.2万余件,为群众经办实事1.8万余件,排查调处纠纷2000多件,受益百姓点赞不绝。

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建工作“台账化管理”,下发了《村(社区)党支部工作台账》、《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工作台账》、《村(社区)干部坐(值)班工作记录本》,使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具体、量化,实现了“翻开台账,明白全年任务;记完台账,便知全年功过”。做到了让“支部做得到、党员干得好、群众看得见”。同时,以户为单位,给全县1.2万名党员在其住房大门上悬挂张贴了“六带头——共产党员家庭”标识牌,接受社会群众全程监督评价,促使党员主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共产党员家庭”标识牌以带头遵纪守法、诚信公正、弘扬正气、服务群众、争创佳绩、学习提高“六带头”为内容,把党员的工作、生活、作风、创业实绩等内容涵盖其中。“牌子一挂,全家自觉”,1.2万名党员带动了4.5万余名家属共同维护党员家庭形象,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做到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家庭一户头人”,有效推进了全县城乡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群众对村级班子不满意,关键是村级事务不公开。该县通过在全县村(社区)推行村级工作月例会,使村级班子更团结,村务更公开、群众更满意,“公开”成为常态。村支“两委”带领村民群众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亮化、硬化、净化、美化、绿化华丽凸显,在全州“绿色湘西”建设中,泸溪连续三年获“绿色湘西建设目标管理一等奖”,白沙镇红土溪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农业部授牌“生态家园示范村”,浦市镇马王溪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生态家园示范村,梁家潭乡芭蕉坪村被评为“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村”,达岚镇岩门社区“千年古堡寨”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庄美了、绿了,老百姓笑了;机器转了,产业壮了,环境好了,点赞多了。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泸溪县被评为全国3个“生态质量变好县”之一。

眼下,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正在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精准消除贫困,拔掉穷根栽富苗,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宏伟目标而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