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信息报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入选第二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邵一之、凌则民等两岳阳籍烈士,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至此,包括第一批四名烈士在内,共有六名岳阳籍烈士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第一批300名和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查询到的岳阳籍抗日英烈共六名,他们分别是第一批公布的著名抗日英烈徐秋、吴师孟、陈飞龙、张文彬;第二批公布的著名抗日英烈邵一之、凌则民(以上按牺牲年份和姓氏笔画排序)。
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
位于岳阳市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湘北会战中三战三捷而立的纪念碑。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9年日寇攻战长沙,在大云山与国民党第九战区副司令兼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展开激战,杨森在此打了大胜仗。1942年8月,杨森上了大云山,写下了三战三捷巨幅字样,刻于隆与宫外石壁上,每个字2.2平方米。如今,这些石刻都保存完好。
岳阳籍著名抗日英烈简介:
徐秋,原名徐秋香(1903—1940),平江县浊水乡(现三阳乡)洪山塘坳屋场人,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
由于生活所迫,徐秋8岁即给地主放牛,16岁便像父亲一样做了地主家的长工。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了。在此影响下,徐秋报名参加了当地的赤卫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斗争之中。1934年10月,徐秋参加长征。
1937年8月下旬,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徐秋随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1940年3月,徐秋乘日伪军进驻郓城县谭庄村立足未稳之机,率部夜袭敌营,一举歼敌2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9月12日,根据地派南下干部途经郓城,徐秋主动担负起境内护送任务。汉奸刘本功调兵遣将前去截击,徐秋决定突围。他命令五区长魏振芳带领一个连强渡赵楼西沙河,自己则率余下的部队掩护南下干部从正面突围。在这场战斗中,徐秋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7岁。
徐秋牺牲后,当地政府和群众把他的遗体安葬在赵楼村东,并立石碑一座,以志永久纪念。1971年5月,他的遗骨迁葬于郓城县革命烈士陵园。
吴师孟(1899—1942),平江县龙门乡高连村人,新四军第2师军工部部长。
吴师孟早年曾开旱烟铺,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参加平湘岳游击总队。同年夏,随部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第二纵队,任排长,参加了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8月,吴师孟调到新组建的红十六军工作,先后任军部会计科科长、经理处处长。
1933年4月,红十六军在江西万载株木桥遭到敌重兵围困。突围中,吴师孟为掩护辎重物资转移,不幸负伤被俘。不久,吴师孟的家人以80块银元将他保释回家。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共合作抗日,傅秋涛领导的湘鄂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在平江嘉义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吴师孟决定再度入伍,投身抗日战场。1938年1月,吴师孟参加了新四军,不久就随部开赴到抗日前线。1939年春,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军需主任,先后负责开办了6期军需培训班,为新四军培训了一批军需人才。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吴师孟跟随傅秋涛等人突出重围,到达江北抗日根据地,担任新四军二师供给部部长。后来,被任命为军工部部长。
然而,1942年8月,吴师孟因积劳成疾,在江苏盱眙县不幸殉职,时年43岁。
陈飞龙(1908-1943),湖南岳阳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8军新编10师代理师长。
1929年2月,陈飞龙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炮科。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40年任第58军新编10师代理师长,曾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3年11月,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在滇西发动的大反攻,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发动常德会战。11月19日,陈飞龙奉命率部从衡山出发,急行军7天,到达常德市城南仁东市黄土店一线。11月27日,第9战区电令新编第10师“立即攻占德山,打通常德,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次日,陈飞龙所部向在德山的日军发动攻击。日军集结援兵一千多人向陈飞龙所部反扑,全师官兵浴血奋战,伤亡惨重。29日陈飞龙在盖家冲战斗中,中弹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
张文彬(1910—1944),平江县梓江东港人,原名张纯清。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张文彬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入长沙中学。1927年春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随彭德怀率部队重返湘鄂赣边区坚持斗争。马日事变后返回平江,组织工农武装,任中共平江西乡特委书记。
1930年6月,红三军团成立后,任红五军党代表。1931年夏任红七军政治委员、红三军团保卫局局长。在第一、二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春,任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第十五军团东渡黄河司令部政委,后调任毛泽东秘书。西安事变后,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同蒋介石代表的谈判,协助周恩来、博古、叶剑英做了大量工作。
1937年5月任红军驻兰州办事处主任,大力营救被关押在兰州集中营的西路军指战员。出席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后,奉命到广东组织人民抗日斗争。在香港主持召开党的会议,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任书记。1938年4月,在广州召开会议,奉命撤销南方工委,成立广东省委,任书记。
1940年10月,中央指示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1年底香港沦陷后,奉命和廖承志一道,千方百计把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等800名民主人士和重要文化人从香港日军的严密控制下抢救出来,安全地护送到大后方,受到中共中央的通电表扬。
1942年6月6日,张文彬按计划向东江游击区撤退时,不幸落入敌手。1944年8月牺牲于狱中,年仅34岁。
邵一之(1904—1939),岳阳市湘阴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200师600团团长。
邵一之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1929年毕业,分配到国民党刘建绪部任排长、连长、副营长。1936年被遴送至南京学校深造,1937年5月,调任装甲兵团战车防三炮营中校营长。8月,参加淞沪抗战,后任战车防御炮团上校团长。1939年11月,日军在广西登陆,进犯南宁。他任600团团长,奉命阻敌北犯,保卫南宁。11月25日,率团进抵宾阳和南宁北郊,与敌十二旅团遭遇,血战终日,阻住北犯之敌。次日,邵率1个连返回敌后,使敌腹背夹击,他虽两处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不幸又连中三弹,壮烈殉国。
爆发于广西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的决策与日本侵略军当局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硬碰硬的结果。此战为中国军队首次以攻坚战打败日本“钢军”的光辉战例。在昆仑关战役壮烈殉国的邵一之后被国民政府追升为陆军少将,并在宾阳建立烈士纪念塔。
凌则民(1911—1942),岳阳市平江县城关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96师288团团长。
凌则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分在国民革命军第五军。1939年底,凌则民随部参加抗击日军的昆仑山战役。战斗中,他不幸左腿中弹负伤。1940年2月,凌则民伤愈重返部队,升任第五军九十六师二八八团上校团长。1942年2月,凌则民率全团编入中国远征军,并由滇西开赴缅甸对日作战战场。
4月上旬,第五军在彬文邢城与日军展开会战。凌则民指挥全团官兵对日军进行猛烈反击,共摧毁日军坦克、装甲车10多辆,给日军以重创。远征军司令部为此通电表彰二八八团,并晋升凌则民为少将衔团长,奖赏缅币5000元。但他将这些钱全部分发给了全团官兵。
正当中国远征军积极部署歼敌行动时,负责西路对日作战的英国军队遭到日军的包围,致使中国远征军后侧受到威胁。凌则民奉命率二八八团占据白达山642高地,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驰援英军。18天以后,全团所剩无几,守于主阵地的三营打得只剩下3挺机枪和10多个士兵。凌则民在率余部突围中,不幸中弹阵亡,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