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实
红网雨花站
 
05-18 15:51

雨花家园社区。

枫树山养老服务中心。

在挖掘机的隆隆轰鸣声中,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东山街道红旗路的违法仓储群成片倒下。近日,在雨花区“两年拆违大行动”现场,记者看到,高铁新城片区内最重要的征拆项目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范围内的拆违行动进展顺利。

拆违只是雨花区社会发展“加速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雨花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将老百姓的养老、住房、环境等问题放在心上,为市民创造出好的生活环境。

拆违腾地谋发展

2015年4月4日,对于川河社区主任黎继忠一家来说,是忙碌辛苦的一天。为了积极响应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更为支持地方建设与发展,黎继忠一家舍弃了不菲的年收入,带头拆除自家2000多平方米违章建筑,并带动社区群众积极响应,累计实现拆除违建1.3万平方米,有效推动了红旗北路项目的拆违工作。

在这一次项目拆迁推进突遇瓶颈之际,他毅然带头拆除自家房屋,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克己为公的优秀品质。

由于历史原因,雨花区的违章建筑较多。去年雨花强力推进征拆工作,全年腾地5570亩。实施了“百万拆违”大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26万平方米、违章户外广告招牌5.5万平方米。

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高铁新城的建设蓄势待发。雨花区高起点谋划,制定了“一年完成核心片区、二年完成高铁新城片区征拆任务”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奋战三个月,腾地2000亩”的工作目标。

截至今年4月,长沙东大门黎托街道大桥社区两年已拆除违法建筑40余万平方米,违法建筑5月全部清零,其“整村拆迁、整村安置、整村开发”的经验获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的肯定。

拆迁拆违带来了大桥社区脱胎换骨的变化,实惠让居民们看得见、摸得着。崭新的安置小区由于区位优越,一栋四层小楼每年平均可给每户居民带来20万元租金,随着社区周边配套更趋完善,居民们对未来生活更有信心。

在违章建筑拆除后,雨花区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对于项目红线内的地块,政府督促加快建设,让群众“安心”;对于无产业项目支撑的,区政府拟采用租用形式进行绿地建设,以保障群众既得利益的方式来“安民”。

夕阳生活更幸福

在雨花区枫树山社区,杨再辰老人住的养老院离家只有一公里。2013年9月,由政府主导将东塘街道的办公楼改建成枫树山养老服务中心,86岁的她成为中心第一个全托的老人。

“其实不用去远方,社区养老院就很温暖。”枫树山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地方都是干净整洁的,几乎看不见灰尘。娱乐室、休息室、书吧设施齐全,老人们每天只要交12元就能吃中餐、午休、打牌,还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自2007年以来,雨花区建立了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为3800多位居家老人提供了日托服务、医疗保健等方面服务。砂子塘街道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已开展高龄津贴预约上门服务100余人次。

雨花区去年在圭塘街道创新试点“温心家园”社工服务项目,由财政出资33万元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并斥资15万元设立专项救助资金,为失独家庭提供经济辅助、心理关怀等四大方面17个小项的服务。

“有人能常想着我们,惦记着我们,是我们最大的欣慰。”雨花区圭塘街道长重社区60岁的老吴7年前失去儿子,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是“温心家园”社工一次次上门走访、陪伴,让他走出了自闭。

从今年8月起,区内7万余名老人多了一种养老服务选择:通过拨打83912349或GPS定位器发出服务需求,能享受到紧急救助、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服务。

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相当于一个“虚拟养老院”,靠信息网络技术,采用政府引导、财政补助、企业运作、专业人员服务与社会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以最小的建设成本覆盖最广人群。

保障性住房1200元/平方米

“多亏了政策好,我这一辈子都要感谢党,感谢国家。”说起保障性住房,家住凤凰苑的孤寡老人徐德松十分激动。

今年82岁的徐德松,原住雨花区东山片区,“我原来住的是棚子屋,外面下雨屋里要打伞,住了几十年。去年我搬进了凤凰苑小区,一个人住41平方米的一室一厅,生活条件好多了。”

自2008年以来,雨花区城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为安置这些拆迁的农民,雨花区先后启动15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达350万平方米,安置人口4万余人,居全市首位。

据区征地办介绍,目前全区已建、在建、拟建安置保障住房项目15个,建筑面积约348万平方米,预计可安置30730人。2014年建成项目包括黎雅苑、太和苑、洪塘佳苑、黎景苑一期、颐景园一期,共计建筑面积99.78万平方米,已安置9539人。

雨花区农民保障房建设规模和投资总量居长沙之首。黎锦苑,属于长沙城区最大的农民保障住房项目,共有21栋电梯高层建筑,共可以提供农村拆迁保障住房3027套,安置人口3675人。黎锦苑附近征拆农民只需要1200元/平方米,就能购置配套齐全的新房,而高铁新城周边楼盘均价已涨至6000元/平方米。

按照计划,今年雨花区将对小林子冲、省话剧团老旧宿舍区及周边地块、长城信息及周边地块等9片区域进行棚改和建设,区级年度计划投资19.5亿元。

城市网格化管理

“小区路平、沟通、灯亮、绿化美,有24小时保安服务,还不要居民出一分钱物管费,早就盼有这一天!”雨花区长塘里社区居民吴冬莲代表街坊邻居,在社区物业化管理调查问卷上写下大大的“支持”两字。

多年以来,雨花区侯家塘街道长塘里社区居民楼破败不堪,马路菜市场占道经营;楼栋之间挨家挨户破墙开宵夜排档,入夜以后油烟漫街。长塘里社区共有20栋居民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基础设施破落老旧。

没有专业物管,如何留住小区文明?雨花区在此试点网格化社区物业管理:以社区为单位,把街道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每个网格内派驻城管、市政、园林、环卫、综治等部门人员,替代物业管理公司的收费服务。

根据试点方案,一道通透式景观围墙将把过去敞露的长塘里社区圈起来,雨花区市政、园林、环卫部门进行社区修路、补绿、美化、亮化。一支由15人组成的护管员队伍也将成为居民随叫随应的“小区110”。

除了试点网络化社区物业管理,雨花区还探索“城市网格化管理”之路,“一栋楼一个网格,一个街道一个网格”,通过实行城市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模式,化被动为主动,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意味着每发生一起环保事故,都能立即找到事故负责人。

“楼道里贴上了网格负责环卫工人名单,公布了联系方式,随时有人清扫垃圾。”雨花区廖家湾社区28栋居民张曼希告诉记者,环卫精细化管理让社区楼栋角落都有了贴身管家。“居民家门口的垃圾她都细心用废布包住,再也闻不到臭烘烘的味道了。”

(湖南日报记者姚学文通讯员龙峥嵘罗玲毛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