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被查房管局长在京沪等地有36套房产
中国纪检监察报
 
05-12 16:58

中国纪检监察报 4月7日至13日,山西省委巡视二、三、四、五、六组分别进驻晋中市、晋城市、运城市,以及临汾市所辖9县、长治市所辖5县,对3个市、44个县及11所高职高专全面展开为期5个月左右的常规巡视。省委要求,所到之处要起到“动摇山岳、震慑州县”的效应。

这是山西今年完成一轮专项巡视后,又开展的一轮常规巡视。省委的态度再次表明了以雷霆万钧之势坚决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2014年,是山西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震惊全国。党中央对山西发生的严重腐败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9月对省委常委班子作出重大调整。

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如何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净化政治生态、重绘“山西好风光”?

近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山西。

“腐败不除、正气不扬,山西就没有明天”

7名省级领导干部被立案调查,太原市三任市委书记、连续三任公安局长被查,吕梁市前后两任市委书记、原市长被查,省交通厅连续两任厅长被查,高平市连续两任市委书记、四任市长、一名纪委书记被查;

太原市“城中村”一个村主任的问题就牵扯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房管局长、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区规划局长等多名领导干部,其中,市房管局长张双娥在北京、上海等地有36套房产,家财过亿;

省煤炭厅原厅长吴永平仅在北京就有10套房产,去年12月被立案调查前还收受一套价值280万元在海南三亚的房产,被立案调查当天,兜里还装着1万欧元受贿款;

……

山西腐败问题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新的省委常委班子该何去何从?

“人民群众对消极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腐败不除、正气不扬,山西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没有希望。”

2014年11月30日,山西省委召开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为主题的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动员大会,省委书记王儒林的讲话掷地有声。

省委决定,活动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为期4个月,旨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革弊立新、激浊扬清,振奋精神、攻坚克难。

“省政府党组各位同志、各位副省长及省政府组成部门各党组书记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以上率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把队伍带好,把风气搞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明确要求。

“要坚持认真、较真、动真,全方位、多视角对我省政治生态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剖析。”省委副书记楼阳生担任省委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办公室主任,统筹各项任务落实。

“从严管党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治疗山西‘政治生态病’的关键举措,是革弊立新、保障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针对“反腐败是刮一阵风”、“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发展”等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晓薇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专题研讨班上,通过大量翔实的案例、数据、事实,逐一澄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认识,破除思想障碍。

省纪委组织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对八种错误观点进行驳斥。中宣部相关部门对此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不仅对山西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很强指导性,对全国也具有借鉴作用”。

“形成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临汾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白建荣接受组织调查,山西传媒学院党委书记解根法接受组织调查,中国移动山西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苗俭中接受组织调查,吕梁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良森被“双开”……

4月10日,山西省纪委一天之内连发4条“重磅消息”。这是山西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腐败的一个缩影。

“我们把惩治腐败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举措,在全力配合中央纪委查案的同时,加大自办案件查处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努力形成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黄晓薇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山西反腐败不敢碰硬,此前14年没有查过一个市委书记的腐败案件,多年没有查处过省直厅局一把手的腐败案件。相信很多人对去年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山西“尚未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这句话记忆犹新。

“去年9至12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725件,处分违纪党员干部7376人,其中撤职以上重处分1622人,移送司法机关388人,月均比1至8月增长333.5%。”省纪委常务副书记迟耀云告诉记者,省纪委尤其重视啃“硬骨头”,严肃查处了大同市委原书记丰立祥、忻州市委原书记董洪运、省国土厅原厅长李建功、省煤炭厅原厅长吴永平、省环保厅原厅长刘向东等一批重要岗位、重点领域、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

据悉,去年9至12月,省纪委立案查办省管干部36人,其中厅级干部26人,给予撤职以上重处分20人。

“我们转变办案理念、办案方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省纪委纪检监察二室主任荣奋刚告诉记者,省纪委仅用20天就查结了李建功受贿2654万元的问题, 27天查结吴永平受贿2248万元的问题,40天查结董洪运受贿4463万元的问题,并向司法机关移送了他们大量的问题线索。

同时,省纪委派出工作小组,对太原市“城中村”问题、吕梁市和省交通厅系列腐败问题的处理开展督导,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查处。省纪委负责同志深入到11个市和有关县(市、区)实地督导,推动各地纪委加大办案力度。

“针对过去巡视没有形成震慑,甚至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领导干部作出‘好干部’这种错误评价的状况,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反思、认真整改。”省委巡视办主任赵建平告诉记者,去年第二轮巡视发现线索1786条,比上一轮增长1.9倍,其中涉及省管干部、一把手、班子成员的人数,与十八大以来前4轮总数相比,分别增长3.3倍、3.7倍和3.7倍。

“在反腐败高压下,一些人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省纪委副书记辛旭光告诉记者,仅吕梁市就有125名干部主动交代了组织尚不掌握或不完全掌握的违纪违法问题。

一名市直单位一把手在组织没有掌握其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主动向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并说:“以前觉得共产党没有希望了,就随大流,大家拿我也拿,别人收我也收;现在我看到共产党有希望了,愿意主动交代问题、改正错误,继续跟党走。”

“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

“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王儒林强调,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是渎职、抓不好是失职”的理念,切实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山西腐败问题的形成,有干部自身的原因,有不法分子拉拢腐蚀的原因,有监督缺位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各级党委没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缺乏担当、缺乏措施,致使政治生态严重恶化、腐败问题迅速蔓延。

“省交通厅原党组书记段建国,就是一个党组书记既不管党治党,又拒绝监督的典型。”据省纪委常委郝权介绍,段建国平日里就把纪检组的监督看成是和党组唱对台戏,以至于纪检组长对干部提出廉政要求时,他当场就讲“不要听他瞎诈唬,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一个省直部门的党组书记如此无法无天,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提醒、纠正,直到大祸酿成才暴露出这种公然违反纪律和规矩、公然抗拒监督的严重问题。”

痛定思痛,亡羊补牢。面对严峻形势,去年9月以来,山西省委把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净化山西政治生态的关键之举——

王儒林在全省性大会上34次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要求,作出批示36次;逐一审阅十八大以来省委四轮巡视报告,对重要案件亲自批办、督办。

省委出台落实主体责任意见,对省委领导班子的责任、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责任都做了具体规定,要求各级党组织列出责任清单。

“落实‘两个责任’,主要责任不在纪委,而在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如果不能扛起来、落下去,责任就落实不了。”(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王儒林多次强调,并亲自约谈11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就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现场点评,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

吕梁之所以成为腐败“重灾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从严治党,市委、市纪委多年不认真查办案件。2010年到2014年9月近5年时间,该市查办县处级干部给予重处分的只有4人,移送司法机关只有1人,涉案金额只有5万元。

吕梁市委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去年9月至12月,严查并重处分县处级干部10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分别是前5年总和的2.5倍和7倍。

对不担责不作为,抓不住“牛鼻子”的领导干部,坚决“打板子”。据统计,去年9至12月,全省问责党政领导干部489人次。今年初,省委针对一些地方党委、纪委负责人责任缺失问题进行问责,对5起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其中包括县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

“净化政治生态首先从净化纪检监察队伍做起”

“净化政治生态首先从净化纪检监察队伍做起。”这是省纪委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中认真学习、深入剖析后明确提出的。

去年,在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之时,曾任省纪委监察厅领导职务的金道铭、杨森林、张秀萍、谢克敏等先后被查处,影响非常恶劣。

如何重塑纪检监察系统良好形象,成为摆在黄晓薇面前的第一个课题。

“晓薇同志去年9月30日上任,10月2日就召开省纪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连续开了6天,所有班子成员国庆假期一天都没有休息。”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冯改朵告诉记者。

“那是一次真正的民主生活会,每个人都红了脸、出了汗,有触动灵魂的感觉。”省纪委副书记贾毓杰、省纪委常委孟萧,谈起“十一”的那次民主生活会,至今都深有感触。

“经过认真反思、深刻检讨,省纪委常委会形成了认理、认账、认责的共识,王儒林同志又给我们加上了认罚、认改、认干的要求。”迟耀云告诉记者,省纪委按照省委提出的“铁纪、铁军、铁腕”要求,率先从纪检系统“开刀”,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不护短、不遮掩,以刮骨疗毒的决心,重塑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新形象。

去年9至12月,全省共立案调查纪检监察干部11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6人,给予撤职以上重处分26人,56人被清除出纪检监察队伍。严肃查处了省监察厅原副厅长谢克敏、阳泉市纪委原书记王民、高平市纪委原书记张俊明等腐败案件,并对6起典型案例在全省通报。

“我们还对问题性质不严重、情节较轻的16名关键岗位的同志进行谈话函询。”省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任王晓鹏告诉记者,他们还开展了纪检监察系统作风纪律明察暗访活动,对22名顶风违纪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为什么这么严?过去,都快成烂摊子了,怎么查别人?”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李吉山说,“严”体现在点点滴滴,比如要求首先从班子成员做起,绝不能和管理对象一起吃饭。“吃饭不是个小事,很多交易就是在饭桌上进行的,这个要求一点不过分。去年10月以来,我除了和家人、亲戚之外,没和别人在外吃过饭。”

“当好‘啄木鸟’,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省纪委监督执纪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深化‘三转’的新成果。”据省纪委常委孙兴武介绍,去年10月以来,省纪委对2008年以来反映省管干部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对反映问题比较笼统,暂时没有切入点的线索,作谈话函询处置,谈话函询类比例由过去的1.6%上升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