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对话中国新闻奖主创 | 创新爆款如何炼成?红网荣获一等奖的背后

2019-12-29 16:37:58 红网时刻

编者按:感知社会冷暖,弘扬正能量,讲好湖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红网特别对话湖南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体代表,推出“对话中国新闻奖主创”系列报道,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合创新、拓展阵地,增强“四力”、扎根人民视角,探寻新闻精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91副本.jpg

《H5丨改革开放40年•长沙有多“长”》部分截图。

92.jpg

《热眼“螃”观|为遭不实举报干部正名之后,哪些人该警醒》评论截图。

红网时刻记者 王嫣 长沙报道

11月初,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两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

其中,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推送的新媒体报道《H5丨改革开放40年·长沙有多“长”》(以下简称:《长沙有多“长”》)获一等奖,网络评论《热眼“螃”观丨为遭不实举报干部正名之后,哪些人该警醒》获三等奖。

这是红网第五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二次一年斩获两个奖项,首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奖项。同时,也是自2009年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回顾和展示改革开放壮阔辉煌的变革历程后,时隔十年,再次围绕改革开放主题,用小切口的创新形式,在同一主题上深耕发力,捧回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于红网来说,这份奖项意义非凡,有着珍贵而又特殊的意义。

近日,记者特别对话《长沙有多“长”》主创人员,从文案、统筹、手绘、合成不同环节,还原这件作品生产背后的匠心故事,并梳理红网历届荣获中国新闻奖作品,探寻红网新闻精品创作背后的力量。

创新

跨部门联动的“头脑风暴”

时政新闻往往以严肃的面孔示人,如何借助技术创新传播形式、渠道与场景,让受众更易接受,这是红网近年来一直在深思的问题。而《长沙有多“长”》这件作品就是红网在探索时政新闻新媒体报道方向上的一次有力实践。

2018年10月,在长沙市委宣传部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城”调研活动宣传报道策划会上,红网长沙站站长谭忠欣萌生了一个想法,以手绘长卷的形式来展现长沙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回到办公室后,他便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的敲打下这个作品的最初文案。很快,这个大胆创新的想法就得到了红网集团领导的肯定与认可。

2018年10月底,第一次以总编辑牵头的专题策划会迅速召开。一次以中央厨房跨部门协同作业的融媒体生产实践拉开了帷幕。

作为《长沙有多“长”》设计创作核心部门的编辑中心可视化部,承担着把精炼文案表现得更生动的重要任务。如今,谈及起刚接手创作任务时的情景,红网编辑中心可视化部主任黎娜依旧十分感慨。

“从沟通创意思路到明确表现形式、设计风格,我们和长沙站的编辑不断沟通,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去研究、推翻、再研究。经过多次讨论,觉得文案里刚好是选择11个不同的角度体现长沙,而‘长沙’两字又恰巧是11画,于是确定了作品的重点应该围绕‘长’字来做文章。通过设计11个风格各异的手绘‘长’字,层层递进,体现长沙的城市气质和精神风貌。”

就是在这样表达思路的指引下,一个围绕“长”字出发,追溯过去,通往明天,展现长沙这座幸福之城“长度”与“长处”的新媒体作品的创意筋骨初具雏形。

匠心

让长沙的变化“动起来”

从10月底到12月初,看似短暂的1个多月,对红网采编团队成员们来说,却显得十分漫长。如何让每一个“长”字都和对应的内容主题相契合,并通过互动形式,吸引受众来体验长沙独有的幸福感,从草图构思到完整上色、作品合成的每一个环节,采编团队的成员们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红网编辑中心可视化部美编罗紫嫣告诉记者,“作为《长沙有多‘长’》的手绘主创,其实自己在刚接到任务时,压力还是比较大。当时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文案中一些概念比较宽泛的名词转化成具体的画面。在方案确定了围绕‘长’字做文章后,如何在‘长’字有限的画面里,体现长沙的发展成就,我和同事们反复讨论了许多次,最终才确定利用汉字特有的方块字特点,解构‘长’字的结构,通过字体设计将‘长’进行图像化设计,将‘长’字作为体现长沙特点的画布的形式”。

打开《长沙有多“长”》作品,仔细观察每一帧画面,你会发现这11个浓缩着长沙城市变迁的“长”字中,其实别有乾坤。

采访现场,黎娜笑着向记者展示了作品中凝聚着团队成员们用心的小细节,“为了更生动地展现长沙有3000年的历史风云变幻,我们在历史之‘长’的设计上,巧妙地融入了岳麓书院的标志,以及马王堆汉墓、三国孙吴简牍、铜官窑的陶瓷等视觉元素,凸显了长沙历史文化的底蕴;为了更好地展现城市之‘长’, 我们将长沙代表建筑火车站、国金中心、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标建筑巧妙地糅合进了‘长’字中,生动地反映了一座城市生长的力量和时代的美好变迁”。

此外,为了更优的用户体验,《长沙有多“长”》还特别采用了游戏拼图互动+嵌入实景视频的形式。作为合成主创的红网编辑中心可视化部美编李美燕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形式,吸引网友主动参与进来,在收集长沙改革开放40年拼图的过程中,感受到长沙的古韵、大气、活力、开放,体验到长沙独有的幸福感”。

从最初的手绘长卷变成运用手绘长卷+动画+视频+拼图的呈现形式,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长沙有多“长”》,这次中央厨房跨部门协同作业的融媒体生产实践,实现了从生产链到传播链一条龙式全链条融合探索,也成为红网近年来,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致力推动视频化战略和精品工程的生动缩影。

突破

六年斩获八项中国新闻奖

近年来,红网始终捕捉时代脉搏,做主流舆论的坚定引领者,感知社会冷暖,传播正能量;始终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思维,新颖表达,记录并见证着伟大时代,用最精彩的方式讲好湖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自2007年起,红网先后有8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分别是:

2007年,《红辣椒评论》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

2008年,《百姓呼声》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

2009年,《中国志: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南抗击冰雪十问》分别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网页设计奖一等奖和网络专题二等奖;

2013年,《舒写十八大》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二等奖;

2017年,《问政湖南》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

2019年,《H5丨改革开放40年·长沙有多“长”》《热眼“螃”观丨为遭不实举报干部正名之后,哪些人该警醒》分别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新媒体报道界面一等奖和网络评论三等奖。

从专栏、网页设计、网络专题到新媒体报道界面、网络评论,一批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推陈出新,不断涌现,红网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全面开花。

8项中国新闻奖,一串串丰硕的成果,写满了红网人的光荣与荣耀,也展现了红网人积极向上、担当向实的新时代媒体人风貌。

坚守

反映时代 心系百姓 锐意创新

如何打造引领时代的现象精品,这背后,靠的是对内容的默默坚守。

一路走来,红网始终严控内容质量,在“红色基因”中注入了“核心内功”——反映时代、心系百姓、锐意创新。

近年来,在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抗洪救灾等重大会议和事件主题报道上,红网启动了重大报道选题计划,内容口各部门、各分站全面出动,精心组织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反响较好的精品力作,营造了强大的主流舆论声势,抢占了传播制高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以人民为中心,主动担当,建立了全国首个网上群众工作部,《百姓呼声》《问政湖南》《红辣椒评论》等栏目深得民心,湖南省70%以上的网络舆情集中在红网,累计为网民解决问题超20余万件。

在形式“新起来”方向上,红网不断尝试,不断突破。虚拟云演播、AI短视频、微视频、动漫、动图、H5、手绘、快闪、海报等全息媒体手段齐发力,实现了新闻作品的融合创新,增强传播力和到达力,极大提升了传播效果。《小蟹观两会》《时小刻30秒数读湖湘》《漫“谈”丝路|看过往五年,湖南如何在“一带一路”显身手》《两会H5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高频热词,湖南这样奋斗》《祖国是什么》等成现象级作品。

正是因为有了对内容的持续深耕,对品质的一贯坚守,红网才能不断创新,频出精品。未来,红网将把构筑强大主流舆论的看家本领,具体具化在内容生产“红、鲜、甜”的三字选题方向上,努力把“有意义”的宏大叙事讲得“有意思”,努力把重大主题讲得“更清新”,用更多精品报道,记录时代、见证时代、致敬时代。

相关链接:

早前报道:重磅!湖南17件作品分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

对话中国新闻奖主创 | 湖南广电:从十八洞村到青春丝路 镜头对准人民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