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过程中,湖南注重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开发蕴藏在统一战线中的人才、智力资源,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统一战线服务大局能力。
省委统战部联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统战人·同心力》栏目,聚焦全省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用笔墨和镜头讲述他们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精彩故事和丰硕成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朱丽萍 李丹 长沙报道
初见陈政清,是在他的办公室。屋内没有太多的陈设,大大小小的桥梁模型摆放有序,书架上堆满了厚厚的书籍和资料。
他坐在办公桌前,手执一支笔有意无意地在写些什么,桌上放着地是一本学生的博士毕业论文,阳光透过窗户给书本和纸张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芒。
见到有人到来,他站立起身,从口袋掏出一副助听器,与我们亲切交谈起来。
“因为常年奔波在工程一线,所以老师的助听器基本都要‘随身携带’。”领着我们进来的助教老师略带心疼地解释说。
陈政清。
陈政清,一个妥妥的学者形象。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的头衔。无党派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每个角色、每个阶段都充满着精彩,意味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
哪里风大,他往哪里去。
实现从“0”到“1”的飞跃
今年6月,陈政清主持完成的“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斩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该技术不仅颠覆了传统,且创新打破了“技术依赖进口”,实现从“0”到“1”的飞跃。
小桥怕地震,大桥怕风。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减小和控制物体振动的装置。”陈院士介绍,过去,工程结构和重型装备减振缓冲主要依赖液压油阻尼技术,但它在使用3年至5年后,往往因机械摩擦而漏油失效。不仅维修成本高,还有安全隐患。
以专业为舟。2006年,因一项大跨度人行桥急需一种长期可靠的阻尼器,陈政清思考将电涡流阻尼技术应用于大跨桥梁减振的可行性。
研究一开始,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摆在眼前:既然电涡流阻尼技术相比现在实际应用的油阻尼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为何此前在全世界土木工程领域都没有电涡流阻尼器这个品类呢?
电涡流阻尼发现已有100多年,但之前只用于车辆减速的缓速器,处于“能减速不能减振”的状态。
其中的关键在于,只有突破电涡流阻尼耗能密度低、超过临界速度后阻尼力下降这两个技术瓶颈,才能用于工程结构减振缓冲。
如何破题?陈政清坦言:“秘诀就是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学科交叉。比如,我们这项技术的基本理论是结构动力学,但是产品设计以及电涡流效能,是力学、机械学和电学等多学科的交叉。”
陈政清带领团队从科学问题源头和底层理论开始,反复试验并攻克工程应用中一系列难题,用时两年,发明了结构紧凑、高耗能密度的双背铁板式电涡流阻尼器,取得一定突破。
10多年不懈的科研攻关,陈政清带领团队最终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结构电涡流阻尼减振全套技术,确立了国际领先地位。
上海中心大厦、江阴长江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2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在大风、地震中“岿然不动”,离不开团队研发的这项电涡流阻尼技术。
如今,电涡流阻尼技术不仅应用广泛,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为例,采用电涡流阻尼新技术之后,一次性上桥的人数从400人飙升至1000人以上,仅门票收入一项就可以实现2.5倍的收益。”陈政清颇为自豪地说。
架起学生成才梦想之桥的筑桥人
博士研究生陈谨林至今仍记得那个改变了自己人生轨迹的电话。
2015年一个晚上,就职于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陈谨林,接到了读硕士期间的导师陈政清的电话。
“谨林你参与研究的永磁式电涡流阻尼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建筑和桥梁的抗振安全性,希望你回来读博,和我一起推动这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让国内外的大型工程结构用上中国制造的高端减振阻尼器。”
“听得出,电话那头老师很兴奋,而我也很激动。”陈谨林说,把科学研究的实验品转化为服务祖国建设的产品,老师的话语深深地击中了我的内心。”
这些年,在陈政清的带领和指导下,陈谨林不仅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其团队创新创业融合项目也取得很好的突破。
“科研很苦,但坚持很酷。”陈政清也常跟团队和学生说起,“心中总要怀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编写教材内容,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加强师生交流,了解学生所需;教师队伍身体力行,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学生的印象中,陈政清不仅是“大桥上的追风者”,还是那个为他们架起成才梦想之桥的筑桥人。
在课堂上,陈政清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此,陈政清编著了《结构动力学》教材,巧妙地将抗风抗震和振动控制的工程实例融入教学,历时5年方予以出版,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张弘毅告诉记者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他起床发现陈老师发来的一个短信,是凌晨三点发的,内容是一个减震设计项目的一些参数需要改进。
“工程科学研究仅仅有理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把理论成果应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把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在陈政清自己看来,土木工程领域的特点就是要去到现场。你在图纸上画出的任何一个小的东西,在工程上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到了现场才会有最直观的感受。
他常年带领团队不断突破自我,奔赴最多的就是一线。
通过‘理论—试验—应用”’的研究过程,将创新成果尽快转化,及时解决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并在科研实践中得到成长。这是陈政清经常跟团队和学生们常说的,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做的。
从教30余年,陈政清领衔的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70多岁的陈政清,谈起自己奉献一生的工程事业,依旧热情澎湃。
而今,70多岁的陈政清,虽已头发花白但仍精神矍铄,谈起自己奉献一生的工程事业,依旧热情澎湃。
他说,“身处这么好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参与进来,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要与伟大的祖国同频共振,把根深深扎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情紧紧融入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持续创新,继续奋斗。”
妥妥的“追风少年”,不老的“风口人物”。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朱丽萍 李丹
编辑: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