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统战人 同心力丨他身穿土布汗衫 泡好一杯茶里的“融与合”

2024-11-19 10:13:07 红网时刻

编者按: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过程中,湖南注重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开发蕴藏在统一战线中的人才、智力资源,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统一战线服务大局能力。

省委统战部联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统战人·同心力》栏目,聚焦全省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用笔墨和镜头讲述他们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精彩故事和丰硕成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朱丽萍 李丹 湘西报道

随着天气转凉,茶树开始进入休眠期,茶山管护也陆续进入关键时期。

在湘西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的黄金茶基地里,茶农们正忙着给茶树修枝、除草、松土、施肥。

WechatIMG1821.jpeg

“地膜要盖到茶苗根部,还要用土块压实,这样才能防止杂草生长”“时间要抓紧,下周要降温咧”……向天顺正在耐心地指导茶场管护,为来年茶叶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合作社基地的另一边,村民莫洪莉正在自家小院泡着一杯杯香气浓郁、色泽鲜亮的黄金茶,热情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正是杯中不起眼的小小茶叶,托起了隘口村如今的幸福生活而这离不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向天顺15年深耕乡村发展的探索与付出。

团结一致

一心一意发展黄金茶

隘口村,因中国南方长城最北端第一个关隘“隘门关”得名,是一个土家族、苗族、汉族“三族共居”的中国传统村落,也是湘西州民族团结融合的缩影。

WechatIMG1816.jpeg

这里山势陡峭,交通不便。村里种茶虽有上百年历史,但不成规模,也无品牌,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和蔬菜维持生计,种茶仅供自家饮用或卖点鲜叶补贴家用而已。

“我们隘口家家户户都有种茶、采茶、制茶、喝茶的习惯,我自小便跟着长辈上山采茶,学习传统手工艺制茶,这么好的茶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实在可惜。”2009年,39岁的向天顺辞去了吉首市矮寨镇政府的工作,放弃“铁饭碗”,换回土布汗衫,回到村里带领乡亲们发展黄金茶产业,一切变得不一样起来。

“当时周边已经有村子实现种茶、卖茶增收致富,我相信隘口也可以走上这条致富路。”建基地、修厂房……怀着对黄金茶品质的极大信心,向天顺拿出全部积蓄,并贷款20多万元,在村里成立了吉首市第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苗疆茶叶合作社。

创业之初,合作社仅仅只有7户村民加入,大多数人还抱着怀疑、犹豫的态度,种植茶叶也仅仅只有130亩。

2010年,村里第一批茶叶成功售出,当年户均收入就突破万元,这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也让更多村民看到了希望。

然而,此时的村党支部、合作社和农户之间,仍存在一层“技术障碍”。村民发现种黄金茶好赚钱,都往合作社挤;合作社带动力强,奈何资金有限,融资困难;村党支部是“战斗堡垒”,却在黄金茶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中缺乏抓手。

集思广益后,隘口村村集体整合资金40万元注入合作社加工厂参股,合作社根据茶叶加工量进行分红,形成“党支部引领+合作社龙头带头+农户参与”的“红色股份”发展模式,扶贫资金投入变为股金加入,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发展。

村民不仅能领工资,年终还可以分上红利,合作社迎来了蓬勃发展期。

WechatIMG1822.jpeg

2014年,向天顺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的第一天,他便提出,过去由于生活条件差,争抢田地、扯皮打架的事再也不能干了,从今往后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能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一定不能做,大家要一心一意发展黄金茶产业。

这条原则一出,便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越来越多,就连在外务工的村民也纷纷返乡种茶。

这几年,村民洪丹和父亲洪兴望建起了林农片区第一个茶叶加工厂,年产量从2017年1000多斤提高到去年的6000多斤。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洪丹还在隔壁村新建了一处1000多平米的厂房,洪兴望则办起了茶苗培育基地,茶产业给一家人带来百万元收益。

在洪丹一家的带动和帮助下,原本在北京、上海等地打工的洪伟、石泽厚等一批80、90后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相继在林农片区建起了五六家合作社。

如今,隘口生态茶园从当年的100余亩母本园,发展到2万亩连片茶园,全村3100多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WechatIMG1817.jpeg

在该村茶山中有一处造型古朴的观景台,站在台上,放眼望去,尽是一片“村在茶中,茶在村中,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美景。

向天顺说,选择这里设计观景台别有深意,三棵合抱松树为支柱,稳稳地撑起景观台,象征着我们村汉族、土家族、苗族不分你我、团结一致、互帮互促,共同发展黄金茶产业、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茶旅融合

铺就民族团结共富路

“以前别人都说我嫁到隘口来不值,现在他们都羡慕我呢!”说起如今的生活,土家姑娘莫洪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成为乡村“归雁”前,莫洪莉做过餐厅服务员,也在沿海城市做过大型公司的销售顾问。

响应回乡创业的号召,2017年,莫洪莉和丈夫回到隘口,跟家人一起参与黄金茶产业。

虽然跟茶打交道时间不长,但她很快就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职场经验融入新事业中,如鱼得水。

她利用在外打工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开拓外省销售市场;通过微信、网店,打造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这几年,除了成立合作社加工销售黄金茶,莫洪莉还吃上了“旅游饭”。

“这里有泡茶区、制茶体验区、休闲娱乐区,都是我一手布置的,别看院子不大,每年接待的城里游客可不少。”站在院子中央,女主人莫洪莉用自豪的语气笑着介绍说。

“向书记不仅带着我们种茶、卖茶,还给我们开辟了‘新赛道’,现在我这小院挣的钱可不比茶叶少呢!”今年9月,莫洪莉又跟着“网红”学直播,把镜头对准家门口的好山好水好茶,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文旅推荐官。

WechatIMG1818.jpeg

“她的粉丝可多咧,像洪莉这样的主播,我们村还有好几个!”向天顺语气中透露着自豪,“我们不光要种茶,还要通过茶旅融合,推动隘口村产业升级,促进‘三产融合’。”

如今,在隘口村,一年四季都有景可看。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花海、赏飞瀑,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品尝茶叶饭、茶叶百合、酥炸茶尖等特色美食,也可以在穿村而过的司马河边嬉戏,还可以在茶马古道上探寻古迹,开展研学等多业态主题活动。

每到节假日,特色民宿“一房难求”,村里的发展越来越有产业可撑、有景可赏、有意境可想。

“我们的黄金茶可泡3-5泡,初泡清香、二泡鲜爽、三泡馥郁、四泡五泡还可回甘,越喝到后面越能体会到醇厚的茶韵,就好比我们隘口村,从脱贫摘帽到实现产业致富,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民族关系越处越融洽,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WechatIMG1815.jpeg

畅想未来的发展,向天顺的心“大得很”,“还要在茶旅融合上继续发力,依托‘物联网+互联网’,让外地的朋友在这里认养一亩茶园、三分菜地,不管他们身处哪里,都惦记隘口的茶、隘口的景!”。

山峦叠嶂,古道隐现,茶马古道上的隘口村,茶香弥漫,蜿蜒的盘山公路犹如玉带,一圈圈梯田仿佛绸缎,向天顺爽朗的笑声在茶园久久回荡,民族同心共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朱丽萍 李丹 编辑:张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