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青椒评论
红网“青椒计划”评委说 | 丁智擘:新闻评论不仅仅是一门写作课
红网时刻
2024-03-15 16:24:11
字号:

丁智擘.png

丁智擘,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卓越人才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广东省本科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著作选读》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电视采访》主讲人之一,校级精品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各级研究项目13项,个人曾获中韩两国文化教育部门、高校和学会奖励和荣誉30多项,指导的学生作品20多次在互联网+、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和省级奖项。  

红网时刻3月15日讯(记者 张瑜)红网“青椒计划”2024年1月优胜作品评选结果今日出炉。湖南师范大学何婉钰、华中科技大学许景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赖世伟、南京师范大学季霜石重庆大学刘海川等一批优秀学子脱颖而出,成为“青椒计划”1月优胜大学生作者。

红网“青椒计划”1月评委,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丁智擘,围绕评审观察与体验、新闻评论教学等话题,接受了红辣椒评论栏目的专访。

红辣椒评论:作为“青椒计划”1月评委,请谈谈您的评审体验和观察。

丁智擘:红网的红辣椒评论版块在我学生时代就已是名声在外,此次担任“青椒计划”的评委,让我有机会抽出一段时间认真阅读这些评论作品,也再次回想起赵振宇老师给我们讲评论选题、立意的时光,没想到一转眼“评论之星”已经举办了九届。总体来看,这些评论都延续了红辣椒评论的风格,选题紧贴时代脉搏,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还颇具争议性,充分体现了学生们视野的开阔和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热情。学子们敢说、能说、会说,旁征博引、言语犀利、层次分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晰、表意明确。其实,许多新闻评论在红网发出的第一时间,我就读到过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无法判断这些被大众广泛阅读且堪称大学生评论写作范本的投稿作品孰优孰劣。

红辣椒评论:此前,在红网“评论之星”高校推介会上,您呼吁学子积极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将课堂知识融入新闻实践。您认为新闻评论的教学应如何平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从而真正提升学子的专业能力?

丁智擘:相信很多长期在一线讲授评论课程的老师,对此有深刻的感悟,也有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去平衡理论和实操的关系。事实上,新闻评论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强烈的时效性等显著特点,与新闻专业其他业务课的教学一样,评论教学需要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通过大量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新闻评论不仅仅是一门写作课。新闻评论强调说理性和思想性,学生只有学会运用逻辑思维理性看待问题,才能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在面对特定新闻事件时能够清楚认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理论的讲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用系统性思维去粘贴事实、整合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观点输出前进行完整性、逻辑性、层次性、结构性、统一性的思考。因此,理论学习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如何将深度的理性思考转变为不同形式的评论作品,适应融媒体时代用户的信息接受习惯,也很重要。这就是表达力的训练。这个阶段需要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练笔机会增强学生的输出力。老师们完全可以把红网当作一个优质的、实时更新的教学案例库和传播力强大的作品展示平台,充分利用“评论之星&青椒计划”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和写作热情,让学生踏出评论写作的第一步,以此提升学子的专业能力。

红辣椒评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媒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上,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有何特色?能否和广大师友进行分享。

丁智擘: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持“国际化 重实践 前瞻性”的办学理念,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致力于在全球传媒生态巨变的新时代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学院践行“新闻传播实务技能导向”的培养模式,在全国新闻院系中最早成立“融合媒体实验室”,开办“培育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范长江班”,每年暑期组建北京实习团到京实习,为学生提供“设计+传播+商用”的“一体三翼式”实习实践平台,提供境内外交换生项目以及短期游学项目。

一年一度的记者节活动是学院品牌活动,至今已持续14年。其中,记者节系列活动之“中国记者节大型高端对话”邀请众多中外知名学者、记者前来交流,开阔了师生的视野。记者节系列活动之“中国新闻奖进校园” 是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下打造的新闻业务教育平台,每年邀请多位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走进汕大校园,与学子们分享获奖新闻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为新闻学子们树立了事业榜样、坚定了新闻理想,打造了汕头大学“新闻里的大思政”IP。

学院另一个特色是坚持用专业服务社会,扎根本土做好文化传播工作。学院开设《讲好乡村故事》《走进公元-汕头工业遗产的活化与传播》等6门服务性劳动课程,活化本地红色和非遗资源,传播潮汕本土文化。

学院依托新闻学全国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整合院内外教学研究资源,成立中国特色应用新闻学教研中心,探索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为建构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适应中国国情的新闻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红辣椒评论:如何评价红网“青椒计划”?对舆论场上这群年轻的意见表达者,请留下您的寄语。

丁智擘:红网“青椒计划”给新闻学子们提供了发表评论的机会,搭建了新闻评论实践育人平台,在学界和业界之间架起一座互动的桥梁,起到了孵化评论人才、创新评论校媒联动机制、增强评论社会影响力的作用。

“青椒计划”面向全国大学生征稿,给予青年群体为公共事务建言献策的机会。网站注重时效性,刊发的评论选题接地气,勇于打破“沉默的螺旋”,发出理性的声音,有效引导了舆论,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担当。

2024年,想对广大的青年学子们说,红网“青椒计划”是一个有口碑、有情怀、有影响力的专注于挖掘未来“评论之星”的星探,请青年学子们把握好机会,勇于投出自己的第一篇稿,在几十万的点击量之中发现另一个能“持笔安天下”的熠熠生辉的自己。


红网“青椒计划”2024年1月简报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