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是湖南推进大兴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抓手。即日起,红网娄底站策划推出“‘走找想促’·娄底见闻”系列报道,蹲点记录娄底市有关部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解决实事的鲜活画面和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默西 刘丹艳 实习生 梁娜妮 娄底报道
【蹲点一线】
助企解难 暖了人心强了信心
7月的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火热繁忙,各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今年,这里共吸引了512家工业企业入驻,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0家。
“老”企业在持续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新”企业在陆续入驻,搭乘园区发展的“快车”!
让企业留得住,引得进,是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非常依赖电。”娄底市安地亚斯电子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应树回忆,今年以前,他们公司在统计上归类于“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属于高能耗企业,不仅电费相对更贵,并且常受限电困扰。
娄底市安地亚斯电子陶瓷有限公司新建的新能源先进陶瓷生产厂房。
如今,在娄底经开区多方争取协调之下,安地亚斯已由“非金属矿物制品”类别调整为“汽车零部件产品”,从“高能耗”名单中移出。
“任何一个限电会导致我们停产,会导致我们的客户停线,影响很大。今年夏天我们不再受到限电的影响,很感谢娄底市各级政府和经开区对我们的支持。”罗应树感激地说。
安地亚斯冲帽车间的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测。
安地亚斯的经历,并不仅仅是个例。
湖南乐立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巾帼”企业家梁爱迟介绍,今年上半年,他们在建的新厂房因合同纠纷,所需的钢材迟迟没有被代加工公司送来,与对方反复沟通无果。“我当时心急如焚,四月份总是下雨,其他材料都在雨里泡着,新厂房等着用,项目进度不能拖延,实在是等不起。”梁爱迟说。
4月17日晚,梁爱迟打电话给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寻求帮助。4月18日,产业发展局立即组织双方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针对合同条款、履约情况、后续合同执行等方面进行了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钢材很快供应至现场。
6月,乐立保的新厂房已全部建成,并在7月投入使用。
湖南省乐立保电气有限公司新建厂房。
“真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梁爱迟说着甚至眼眶都有些湿润,“能遇到这么负责任的领导,心里好感动!‘保姆式’服务,在我们这一块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也会乘势而上,加倍努力,为‘材料谷’的建设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蹲点回响】
“只要企业有困难 及时收集、研究和化解”
娄底经开区“老商”出“新”,育“木”成“林”,得益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娄底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局长吴炎冰介绍,为打造“低投入进驻、低成本运营、高效益回报、高速度成长”的一流发展环境,园区先后出台了《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引进培育技能人才实施办法》等政策,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工业园。
今年以来,娄底经开区通过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助企纾困增效行动”“周一进工地行动”三大行动,帮助在建项目和投产企业在项目用地、用水用电、项目融资、手续办理、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300多个,全力保障了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
“只要是企业有困难,娄底经开区都能及时收集、及时研究、及时化解!”吴炎冰表示,接下来,娄底经开区管委会将继续开展三项行动,特别是“周一进工地行动”,让干部下工地、进企业,主动服务,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蹲点手记】
“保姆式”服务 培育企业发展的“沃土”
在采访过程中,娄底经开区企业家们对记者说的最多就是“感谢市委市政府和经开区的大力支持!”娄底经开区在当好有呼必应、有应必答“店小二”的同时,对照一流、对标标杆,坚持“有解”思维,园区形成了良性的政企互动模式。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因为,有了园区的大力扶持,企业才会无后顾之忧。
“三大行动”更是彰显了娄底经开区在调研中掌握情况,在第一线解决问题!我们也期待,娄底经开区未来能够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为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肖默西 刘丹艳 梁娜妮
编辑:罗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