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陈明明 资辉 记者 朱志姣 常德报道
从2009年参加工作开始,“征地拆迁”,这四个字便填满了周宗正的全部。
春雷行动、夏日风暴、冬季攻势周而复始,周宗正在征拆一线一干就是12年。如今身为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叶湖分局柳叶湖街道自然资源所所长,他是征拆政策把关者,征拆过程监督者,征拆难题破解者。
因为征地拆迁,5加2、白加黑、雨加晴成了周宗正的工作常态,上顾不到老、下顾不了小也是周宗正的真实写照。
过程虽艰辛,但看着学校、医院、酒店等一个个重点项目加速落户,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马路纵横延伸,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周宗正觉得“虽有遗憾,但一切都值得。”
柳叶湖街道a18地块二倒房现场。
于无声中处惊雷
征拆工作千头万绪,发展有需要、上面有要求、群众有想法,问题和矛盾多重叠加,一头没理清,就会埋下隐患,堪称“天下第一难”。
从发公告、摸底调查、编制预算、评审,到实施补偿、签协议,再到拨款倒房、交地,周宗正全程参与,要把好所有项目的政策“第一道关”,编制所有预算,“一碗水端平”,全程参与实施补偿,当好“监督者”,专攻疑难杂症复杂问题。
去年,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带来土地报批程序的重大变化。以往老政策是先批地、发公告再进场谈征拆补偿签约,新政策变为先签订拟征地拆迁补偿协议,签约达90%以上再到省里报批土地。签约前置,时间要求紧,老百姓要求高,征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周宗正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再难也要想办法,只有用心用情用力,疏通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去年年底,一个项目批文回来后,121亩地7天必须要完成交地任务,靠近年关,一个星期内要完成拨款、搬家、倒房、交地,困难摆在眼前。
一户拆迁户,已经签约,准备搬家倒房。但关键时刻,家中孕妇早产4天,全家围着产妇和婴儿忙得团团转,没顾上找房子。周宗正和项目组挨家挨户帮她找房子,前后看了10多家,房东们一听说要“坐月子”,都不肯出租。无奈之下,他给产妇家租了两间宾馆,把她们安顿好后,又帮忙搬家。
还有一家鸭子孵化厂,一时半会找不到新的厂房,强行搬迁损失很大,周宗正四处协调,“给小鸭子找落脚之地”,最后顺利在白鹤镇安家,实现倒房。
在无数次的走访,无数次的沟通交流中,周宗正让一件件没有着落的事情,逐步得到解决。去年,柳叶湖街道A18-1、A18-2、A2地块征拆,用不到两个月时间签约140多户。年底,A18-235亩地已完成报批。
周宗正入户宣传政策。
于坚守中显担当
随着城区规划的不断拓宽和市域经济持续飞跃发展,城郊街道征拆任务逐年增多。
为了确保项目快速推进,“5+2”“白+黑”的“一线工作法”已然成为周宗正常态。今年已过去一半,包括所有节假日和周末在内,周宗正没休息过一天。每天早出晚归,晚上12点以后下班更是家常便饭。
但上有老下有小的周宗正,是家里的顶梁柱,经常因为关键时刻没能“顶得住”而愧疚满满。
周宗正的父亲2004年中风,做完开颅手术捡回一条命,却留下偏瘫后遗症,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痛风等慢性病,一直病病殃殃由周宗正的母亲照顾。2017年,母亲生重病去世。母亲去世后,因为照顾不周,长期卧床导致并发症,加上去年6月肺部感染,父亲反复高烧,身体每况愈下,12月10日住进重症监护室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多时间,周宗正不能侍奉床前,只能抽空探望。儿子已经上一年级,但每天就只能见两面,早上7点多一起出门,晚上回家时他已经睡着,“陪伴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苦活累活摆在这里,总要有人做。”自投身征拆工作以来,周宗正先后在常德市国土资源系统岗位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先进个人”,连续3年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嘉奖,被常德市城区征地拆迁控违拆违“春雷行动”指挥部评为“春雷行动”先进个人,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他征拆工作最好的诠释。
相关报道:
征拆典型①|胡群丽:化干戈为玉帛 当好征拆战场上的“前哨兵”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陈明明 资辉 朱 志姣
编辑:朱志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