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打造望城非遗六品
非遗六品③丨古镇小钵子甜酒,妈妈酿的味道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07-31 18:44:59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累,更是我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民间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是一种穿越历史的“妈妈的味道”,承载着一代又代人的记忆与乡愁。长沙市望城区历史悠久,物华天宝,有着许多穿越数百年的特色美食和美食文化。近年来,在区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数十种地方特色美食入选“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对非遗文化的传承、百姓生活的提升、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红网长沙站与望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联合开辟《望城非遗六品》专栏进一步传播和挖掘民间传统特色美食故事,传承非遗文化,以飨读者。

甜酒 (1).jpg

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

微信图片_20200731163247 (1).jpg

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简介

微信图片_20200731163231 (1).jpg

小钵子甜酒传习所

相关链接:非遗六品①丨家传120多年的乡愁与味道 望城这家腐乳为何畅销国内外

                 非遗六品②丨26道工序=一碗梅菜扣肉,味道你想像不到

红网时刻 记者 陆继华 长沙报道

“甜酒,小钵子甜酒!”……

在那远去的时光里,在那悠长的巷子里,这样带着浓重方言的叫卖声,穿过小巷深处,穿越窗花,躁动人们的食欲。一碗酒香四溢的甜酒下肚,那种温,那种暖,浸润味蕾,穿越时光,绵延不断。时过境迁,如今街头巷尾渐已难闻这悠长的吆喝声,这种“妈妈酿的味道”也逐渐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

然而,在长沙望城区靖港古镇,在一家名叫“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的铺子里,能有幸邂逅到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店铺主人周海成和袁辉传承了老一辈人的酿酒手艺,把一碗甜酒做到如今。

靖港小镇,自古繁华之地,有小“汉口”之称,又是三湘四大米市之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此地酿酒技艺发达。赵海成做甜酒的手艺是其外婆教的,到他这里已是第五代传承人了。早在新中国成立前,赵海成的外婆郭福娭毑划着乌舡子(近似乌篷船)在靖港贩卖自家酿的甜酒,因其独特的酿酒技艺,味道深受顾客喜爱,并称之为“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赵海成从小在甜酒里泡大,耳濡目染,打下手,一切工艺也就烂熟于心。

“我们的甜酒都是头天做,第二天卖,24小时之内口感最佳,平均一天能卖300碗。”赵海成的妻子袁辉主要负责销售。不到中午,先天的产量就基本会销完,然后回家帮在家做甜酒的丈夫打打下手。

见到赵海成时,鼻梁上架着副眼镜,颇有点书卷气。他每天忙碌着洗米、晾米、蒸米、拌药,然后装钵、点酒眼、发酵,周而复始。

“做甜酒,跟带孩子一样,半夜里经常要起来看看,来酒了没有。温度高了,要散热,温度低了,要盖棉被。”当问及他家的酒为何味道好,有何秘方时,周海成说,传承是一种态度,秘方只是一个方面,做久了,越来越追求一种态度,把最好的味道留给顾客吃。

近年来,靖港古镇旅游开发,为甜酒销售带来了更大的商机。在望城区市场监管局指导下,“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坚持以质量取胜,在选材、工艺、环境卫生等方面严格标准,赢得了顾客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 区市场监管局还帮扶推荐其产品上电商平台,指导作坊提质改造颁发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制订小钵子甜酒企业标准,使“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的香甜飘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红网

作者:陆继华

编辑:阳芳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