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庐宝是宝瑶村脱贫攻坚战的全程参与者和见证人,也是“熬茶”省级文化传承人。他是宝瑶村文旅兴业的主要掌舵人、设计师,也是最忙碌的村支书。宝瑶村到洞口县城要走两个小时,一路山道崎岖,有时候外面一个电话,刚从县城回村的他又得赶过去。“说不累是假的,但看到村里一年一个变化,也就不觉得那么累了”。宝瑶村从一个“脏乱差”的山区深度贫困村,到如今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村落和重点乡村旅游建设点,舒庐宝的“领头雁”作用功不可没。
为了发展村里产业,张先满与村干部到处联络,有一次去福建洽谈大三红柚培植业务,忙到很晚才想起“还没吃饭”,但业务有了进展,张先满说“当时心里比什么都开心,其它的都顾不上了”。连续奔跑回来,张先满和村干部又忙着挨家挨户做工作,后来从福建引进柚子苗木共花了200多万元,现在村里已经种植了1100亩三红柚,还计划再种植3000亩到5000亩,张先满说:“因为有订单合同在,销路也不愁”。
宝瑶村客栈群号称有“9朵金花”,杨春艳的“一家客栈”排在榜首。但杨春艳实在是个“最不称职”的客栈老板,因为身兼村妇女主任和秘书等职,她很少过问自家客栈的事情,大部分时间待在村部,我们在宝瑶采访时,就是她全程陪同。
宝瑶村名声在外,杨春艳说大家的收益都跟着水涨船高,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杨春艳比平常更忙,因为客栈不够住的时候,她“不怎么经营”的客栈也必须得开张起来,这样一来,家里的收入也随着增加了。她说对村里的文旅产业整体发展充满信心,“大河有水小河满,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兰美英此次为宝瑶腊肉形象代言人,也是“9朵金花”之一,也是最多才多艺的客栈老板。她不仅炒得一手好菜,还是宝瑶“熬茶”市级文化传承人。她还能歌善舞,不少外地游客有幸听过她的“敬茶歌”。宝瑶村脱贫后走上文旅兴业之路,兰美英一家5口经营着客栈“农家小院”,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节假日“完全忙过不来”,她开心地说:“我这里有很多回头客,很多朋友来了,都还有联系,看到他们喜欢来宝瑶,我比什么都高兴。”
岩龙村地处雪峰山腹地,地理位置偏僻,农地少,贫困人口多,产业发展难度大。向累照在驻村工作队支持下,将村里几千亩竹林利用起来,发展竹制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壮大集体经济,还能带动贫困村民就业,增加收入。此外,他还带领村支两委,与工作队一道培育、推广迷迭香药材、野生茶、八月瓜等农副产业。去年全村推广鱼蛙稻种植80多亩水田,仅紫米一项就为贫困户增收20多万元,鱼和蛙也收入可观。忙起来的时候,向累照平常不是在村部与驻村工作队商量、处理事情,就是在村民家里、田间地头做产业发动、实地勘察工作,他说:“国家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们自己若不迎难而上,那就是枉费了所有的努力,我们必须要做好!”
作为湖南轨道交通控股集团驻岩龙村工作队队员,张万富告别家人,一头扎进大山深处,平日里跟随大伙翻山越岭,动员村民参与发展农副产业,晚上住在村部,至今已有2年零3个月。岩龙村村部在大山深处,附近村民少,一到晚上万籁俱寂,他笑着说“不想家人是假的,但在扶贫工作中忙碌起来自然而然就好多了”。去年,张万福与同事一起,在岩龙村试种药材迷迭香,他们找到湘仁科技,签署了6年底价包收合同,村内首批种植面积60多亩,仅此一项就可以每年增收约24万元。看着村里一点点在变化,张万富与队友很欣慰。
与很多村干部一样,尹华松每天的时间,基本上“泡”在了村里工作上,对接贫困户,统计数据,发动村民加入合作社等等,这些工作事无巨细,都得逐一落实。在发展产业扶贫方面,尹华松对油葵种植和林下养鸡“尤其上心”,在产业帮扶和推广农副产品方面很有心得。一心扑在产业发展上的“葵花油大哥”很少顾及其它事情,家里女儿因身体原因还需要多照料,家务事也落到了妻子身上,尹华松不无愧疚地说:“为了产业做起来,这点困难不算什么,看到村里的产品有个好市场,心里自然就会开心。”
潘美连是岩龙村产业扶贫的践行者,因为很多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带头人先行先试,需要时间和成本,她与爱人在帮扶队来了之后,非常配合工作队的脱贫规划实施。如今,她家里的油葵和赤松茸“实验”产量和质量都不错,很多村民见到后也纷纷种植开来。2020年1月,潘美连用自己种植的油葵榨出了第一壶油,夫妻俩兴高采烈地拿到了村部请大家品尝,说以后要继续扩大规模,进行油茶套种,形成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洞口县位于湘西南,雪峰山东麓,属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2019年脱贫摘帽。今年以来,洞口县着眼于产业扶贫,开展“一乡镇一清单”行动,针对各乡镇发展产业的不同特点,梳理问题清单,挂牌督办,实实在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扶贫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
系列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秦楼 陈杰 陈雪骅 张兴诚 陈奥男 翁子茜 邓琴
编辑:彭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