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网融媒体作品集
赤子的礼物②:那一片璀璨星河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09-25 09:51:06

0.jpg

“我们用自己设计出来的红旗导弹,打下了美国自己设计的,当时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一共打下了7架,创造了我们中国空军史上的奇迹。”

我国“两弹一星”亲历者、第一代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的研发者之一彭海蛟。跟随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张履谦等前辈,全身心投入了“红旗一号”导弹的科研、设计、生产、总装等任务。

1960年,中苏交恶,苏联将所有在中国援建项目的专家、技术人员甚至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资料一夜之间全部撤走。1961年9月,彭海蛟被选入国防部导弹设计院二分院,正式成为了“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

彭海蛟说:“我们当时就没有图纸,没有资料,也没有工艺,什么都没有,也没有计算机,都是靠我们自己计算出来的。”

1.jpg

1964年3月,“红旗一号”地面设备运往国家靶场进行打靶试验。戈壁滩恶劣的环境远远超乎了彭海蛟的想象。寒冬长达7个月,风力8级以上,20公里内没有水源,最折磨人的还有铺天盖地的风沙。被蚊虫围攻的帐篷里,彭海蛟总是整晚失眠,睡不着干脆坐起来数星星。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没有一个人抱怨,都是精神奋发,而且非常高兴,为能担负这样一个任务感到自豪不已。

就是在这样的魔鬼戈壁上,彭海蛟和他的同事们用2000多个数星星的夜晚迎来了“红旗一号”的试射。

在红旗一号的基础上,红旗二号在“红旗-1”的基础上扩大杀伤空域,提高抗干扰能力,1967年2发红旗2号和1发红旗1号导弹击落了不可一世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黑寡妇”,更是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红旗2号”发射车模型是彭海蛟珍藏了多年的宝贝。隐姓埋名55载,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彭海蛟将报国之志融入了祖国国防事业的建设中。他将这份沉甸甸的“两弹精神”,与“愿将一生付宏谋”的铿锵誓言融入这枚小小的模型,成为献给祖国最珍贵的礼物。

上世纪60年代,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在艰辛中创造辉煌。昔日风沙肆虐的国家靶场,变成了今日花草争艳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第一枚导弹升空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每一次发射都是穿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一代代航天人扎根戈壁大漠,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融进一次次腾飞的烈焰。把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度,标记在九天之上,也让一颗颗宇宙中的“中国星”连成璀璨星河,在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赤子的礼物①:激情燃烧的钢铁岁月

赤子的礼物③:无法复制的青春

来源:红视频

编辑:钟家英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