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予精神解读:“自治心 公共心”
红网溆浦站
 
10-12 15:12

\

作者照片

红网溆浦站10月12日讯 “自治心,公共心”是向警予同志为溆浦女校制定的校训,自1916年至今,从溆浦女校到警予学校,已传承99年。

这个校训完整地体现了向警予同志早年教育救国的思想。今天我们从向警予同志的成长和思想发展过程两个方面来解读一下这个校训含义和对教育的现实指导意义。

向警予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五岁开始识字,八岁开始上学。经常聆听父母、大哥关于屈原在溆浦、花木兰代父从军等故事,很小就形成了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的思想。1911年春天,16岁的她在常德女子师范学校志与同道合的七名女同学结拜姊妹,向警予起草的誓词“姊妹七人,誓同心愿: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旨获胜,以达教育救国之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读书的目的,“一要振奋女子志气,二要追求男女平等,三要实现教育救国”。1916年她回溆浦接办溆浦女校,制定“自治心,公共心”为校训,明确了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

自治心讲究的是通过学校教育,在不断提高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完善自律和自觉,通过教育让学生知止、知耻、知识、知勇。公共心讲究的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与人为善、忧国居民、敢于担当”思想觉悟,从而达到教育救国的终极目标。

自治心培养学生做人,公共心培养学生做事。通过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向警予提出的“自治心、公共心”校训,其实也就是我们儒家教育的根本思想,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的的概括。向警予的教育实践按照这个教育目的,采用因材施教的办法,让女子学有所长,掌握一技之长,学会自立、自强,从而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现在我们重温向警予同志提出的“自治心公共心”的校训,我认为对现在的教育依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自治心”就是要修身。就是培养教育对象的文化修养、道德修为,知书识礼、知耻知为。而不是片面以高考成绩为唯一评判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以知识的多寡为唯一的考量目的。

2、“公共心”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要因材施教,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特点进行培养,而不是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孩子各有差异,起跑线和终止线都各有不同,不能要求也不能奢求所有的孩子都能治国、平天下。其实绝大多数人只要做到修身、齐家、知止、知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