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工业黄金时代:城里一半市民曾是产业工人
红网邵阳站
 
09-01 09:43

DF0823014CC4B74CCDA09C0D98998896

6月10日,邵阳液压件厂,工人正在忙碌,这是一家三线企业。因为三线建设,1970年到1990年是邵阳工业的黄金年代。

红网邵阳站9月1日讯  在刘志高眼里,邵阳这座城市就像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现年79岁的刘志高从1961年进入工业局,后任纺织局局长,“一直搞工业”。在他眼里,“邵阳轻工业三起三落,自己是打江山的人”。

2015年6月9日,和刘志高坐在一起的还有何健元、黄勇、胡国恒、姚立群等人,他们都曾在三线建设时期担任邵阳的一些工厂、部门领导。这些年过古稀的老人的身上,似乎也能看到邵阳这座城市的气质,曾经很风光,现在拼命发展。

最扎堆的工业街一带,聚集了4万工人

“那时邵阳人是很牛气的!”据曾任某军工厂厂长的黄勇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在邵阳城里的人,大多数要么是这些国营企业的员工,要么就是职工的家属,总人口不过20万上下的市区,在1970年代拥有10万产业工人大军,双清区(当时称东区)是邵阳的工业中心,工厂最扎堆的工业街一带,聚集了4万工人。

实际上,古称宝庆的邵阳在1965年之前并不热闹。湖南工业史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初,邵阳境内只有小型企业。“一五”时,才开始有了牛马司煤矿。到“二五”计划时,兴建了邵阳市糖厂等中型企业。

进入三线建设时期后,“邵阳很快成为一个物资中转站”,现年82岁的何健元原为邵阳市工业局财务科科长。他清楚地记得“化工行业全省第一,71年的全国化工研讨会全省只有邵阳参加了”。

“机械行业也是老大,湘江牌汽车就是湖南省汽车制造厂产的,除此之外还有湘印机、涟钢、湘中、洪源、湘峰、湖南铸造厂”,何健元对这些当时响当当的大厂如数家珍。据《邵阳工业志》记载,三线建设时期,从上海等沿海城市搬迁而来的大型、中型工厂就有约20家。

1970年,对很多邵阳人是记忆尤深的一年。城东的五里牌,一座巨大的工厂建起,这个名为湖南省汽车制造厂的企业成为城市工厂群中的标杆,鼎盛时职工人数达7000人左右。

没有二纺机,楼盘能每平米四千吗?

“当时中央下令,猜对就是泄密,猜错是造谣”,半导体器件厂胡国恒于1969年到北京受领“东方红”卫星零件研制任务,听了周恩来两个多小时的讲话。他一谈到当时的场景,红光满面。这正是邵阳市经信委纪委书记肖林所说的“吹牛的本钱”。

在肖林眼中,1970年到1990年是邵阳工业的黄金年代。在那个年代,邵阳人走出去有“吹牛的本钱”。当时,湖南印刷机器厂跻身全国印刷机械行业四大家族,是全国胶印机行业的三强;邵阳液压件厂的经济效益常年位居全国同行前茅;比肩一汽的解放、二汽的东风,湖南省汽车制造厂产的载重4吨“湘江牌”货车也是市场的主流产品,一年造汽车2029辆,无可争议的全省老大;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上天,这颗卫星上叫三极管的零件来自湖南半导体器件厂;邵阳毛纺厂拥有湖南唯一一家洗毛基地;邵阳化纤厂是整个中南地区唯一能生产粘胶长短丝的企业。

该市经信委投资规划科科长曹立斌在那个年代作了一个抉择,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工厂工作。“都是当年最吃香的人群,想想当时企业的工资有多诱人”。

对邵阳城近50年来的变迁,市经信委副调研员赵中华感受着城市巨变。“没有二纺机几十年的发展,宝庆西路旁的楼盘能卖每平米上四千吗?”原属荒山的龙须糖、东大路也不是邵阳老城区所在地,是在一批三线工厂之后变为城区的。

在工业的带动下,邵阳逐步成长的过程可以称为工业造城。早在1960年代末,在当时的邵阳老城区周边郊区出现了5个工业区,每个工业区有自己主打的产业,也拥有自己的标杆企业。

可以说,三线建设是当地工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过,说到黄金年代,和肖林一样,几位当地人都稍显落寞,“毕竟是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