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重“典”治污为锡矿山“排毒换肤”
红网娄底站
 
08-20 14:00

IMG_5938_副本

(陈肇雄一行参观冷水江重金属污染地土壤治理及生态恢复示范工程)

IMG_5940_副本

(“癞头山”变成了“花果山”)

红网娄底站讯(记者 谭卫丰)昔日石漠化的矿山,如今已长出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新绿”。8月19日,来娄参加湖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的代表考察冷水江锡矿山办事处七星居委会生态修复示范点,感到惊讶:短短几年时间,锡矿山地区生态修复初见成效,“癞头山”已变“花果山”。

娄底素有“世界锑都“、“有色金属之乡”美誉,是全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锡矿山作为百年老矿,在为全国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代价。工业固废数量巨大,污染了水源,水体含砷、含锑超标严重,曾先后发生6起砷污染中毒事件,严重威胁湘江、资江两大流域群众的饮水安全;二氧化硫和重金属粉尘超标,空气质量恶化,植被破坏殆尽,森林覆盖率仅为10%,石漠化程度极高。

锡矿山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李鹏、温家宝、李克强等均做过重要批示。近年来,我市先后6次对涉锑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先后关闭“两高一资”涉重金属污染企业89家,其中关闭涉锑企业75家,取缔手工选矿小作坊145处,取缔非法锑浮选企业6家,将84家民营锑冶炼企业整合至9家,共关闭淘汰产能20余万吨。

“十二五”以来,娄底强力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先后投入约19亿元实施了38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对956万吨左右历史遗留废渣进行了综合治理,年处理能力2万吨的历史遗留砷碱渣无害化处理工程即将投入试运行。全部锑冶炼企业建立了符合环保“三防”要求的砷碱渣库,对生产废渣实行动态监管。对现有水源地及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进行了监控保护,对重点流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建成含重金属污水处理站8座,全部民营锑冶炼企业建设了脱硫设施。与中国林科院湖南分院合作,开展防污抗污树和选择的试验和研究,选出适宜在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土壤中生长的构树、臭椿、翅荚木、大叶女贞、楸树等木本树种,修复面积5600亩,累计造林4000亩,树木19万余株,成活率达95%。据林业部门介绍,今冬明春,娄底还将在锡矿山地区新造防污林6000亩,石漠化地域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00%。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娄底重金属治理初见成效。今年1—7月份,锡矿山地区环境空气监测二氧化硫日均浓度值下降了76.7%。7个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监测断面重金属污染物均达国家标准。青丰河、涟溪河砷平均值分别同比减73.17%、85.48%,锑平均值分别同比减少26.84%、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