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兵赴京参加阅兵式 曾加入中国远征军
潇湘晨报
 
08-19 14:47

8月18日,张家界慈利县,91岁的滕周权撑着雨伞站在滕江边,他将赴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组图/记者辜鹏博实习生王名阳

滕周权的起义人员证明书和老兵勋章。

“加速我们的飞轮,前进!前进!前进!……”

70多年前,在缅甸、印度等地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远征军,都会唱这首《战车兵之歌》,中国驻印军战车第6营的坦克兵滕周权和他的战友们,每天早晚都要高唱一曲,唱完以后还要高喊口号:“冲开滇缅交通!收复祖国失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今年9月3日,现年91岁的滕周权将以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的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阅兵式。今天他将启程去北京。

潇湘晨报8月19日报道 “抗日是为了国家,当兵就应上前线打仗,所以不要过高地表扬我。”8月18日,在张家界慈利县江垭镇三双村,记者见到精神矍铄的滕周权老人。

回忆起抗战的经历,滕周权一口气说了近两小时。耳聪目明的他能清楚说出战友名字、抗战地点,也记得和护士的对话,和英军、美军说“wearegoodfriends”的场景。

仍记得驾驶坦克的细节

1939年秋天,战火烧到山城慈利,日军飞机盘旋在上空,防空警报拉响后,正在上初中的滕周权和老师躲进了树林。随后,坏消息不时传来,不断听说有人死了。

“不把日本人赶出中国,我们的日子都过不安宁。”滕周权想,这时恰巧宪兵队招兵,滕周权成了县城里最小的宪兵。

随后,他跟随部队到四川、重庆参战,最后投身中国远征军,赴滇缅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抵达印度之后,滕周权学了几个月坦克,他被分到中国驻印军战车第6营第1连,并参加了缅甸反攻战。

滕周权说,当时滇缅反法西斯战场有英美联军,负责后勤运输,步兵、炮兵、坦克兵全是中国人。在那段时间,滕周权学会了“goodmorning”“goodafternoon”“wearegoodfriends”等简单英语,如今这些英文滕周权还能脱口而出。

“我是开轻型坦克的,操纵杆这样弄。”滕周权摇晃着身子,用手比划,关于坦克的每个细节记得十分清楚,油表、炮塔情况,还有那一根被击穿的牛皮皮带。

“从战场回来后,才发现自己受伤了,可也不知道是哪里受伤了。”以为要死了的滕周权被战友送到了有美军护士的空军医院治疗。

在手术台上,滕周权的肚子里发现了一块碎玻璃片,出院后检查坦克,才明白是日军的炮弹把坦克的油表部位打穿了,一块油表玻璃击穿了他的防护皮带。

也在这里,滕周权和美国女护士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我们中国人根本不习惯女护士和女医生,特别是大小便上厕所,我们不习惯女护士来接大小便,我们觉得不好意思,就拿着病床边的痰盂解手。”

带着战友骨灰归国

1945年春末夏初,滕周权和战友们获悉国外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消息,远征军们期盼支援国内战场。

回国路上,炮弹在头上盘旋,脚下马路颠簸,滕周权最要好的战友,四川人罗和穆死在回乡的路上。“我不忍心将他一个人留在异国他乡,可尸体又带不回,无奈之下,我就把尸体烧了,把骨灰带回家。”滕周权说,后来把骨灰和一封信寄给了他在四川的妹妹。

归国的远征军,第一站是昆明。

“当时广西还在抗日,我们就把从国外带来的物资,运到广西前线,给他们支援武器。”滕周权回忆,50辆卡车不间断地运了几个月。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滕周权也收到家书,回到了故乡慈利。

离开战场的滕周权,回到湖南之后,成为了中共地下党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利用当时常澧警备区军需官的身份,保护津市、澧县一带的共产党员。直到全国解放前,湖南形势稳定了,滕周权带着妻儿回到慈利江垭,开始了耕田种菜的田园生活。

老兵教育子孙看淡名利

在大女儿滕新平眼中,父亲滕周权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社会是一个洞,把自己看大了,就钻不出这个洞。”65岁的滕新平说,父亲经常跟儿孙们说这样一句话,希望儿女们看淡个人名利,别太计较得失。91岁的滕周权操劳一辈子,现在也还种菜、捡柴、做饭,根本就闲不下来,身体也十分硬朗。

说到父亲将去参加9月3日的天安门阅兵式,滕新平觉得很光荣,“为父亲感到自豪”。(记者谭旭 燕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