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华扶着宋红心在住处附近锻炼行走(记者欧阳天 摄)
洗衣、做饭、按时喂药、做康复性训练,好邻居无怨无悔
如今,两家人亲如一家人,他们的故事在邻里间传为佳话
湘潭晚报8月3日讯(记者 谭丽)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对于雨湖区城正街街道三义井社区的张亚平来说,10多年来,如果没有好邻居张文华的帮忙,瘫痪多年的丈夫宋红心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好。
每天早上,张亚平照顾好丈夫的洗漱后,就和往常一样出门上班了。接下来的时间,丈夫的吃喝拉撒就全靠张文华照顾,十多年来,她无怨无悔,两家人也俨然成了一家人。
8月2日,我们走进这个特殊的“大家庭”,感受那份浓浓的邻里情。
丈夫突然患病,好邻居伸援手
张亚平家住三义井社区一个小区的三楼,张文华家住在一楼。由于两家的小孩年龄相仿,经常一起玩耍,两家人的走动也很频繁。
2004年4月1日,张亚平的丈夫宋红心因脑溢血瘫痪,同时丧失了语言功能,还有继发性癫痫。
突遭变故的张亚平一家,顿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年迈的双亲和年幼的儿子都需要照顾、瘫痪的丈夫需要钱治病、而自己又刚刚失业……想到这些,张亚平的精神防线几乎崩溃。
无奈之下,张亚平向邻居张文华求援,想请她白天帮忙照顾丈夫,张文华和丈夫满口就答应了,“只要我们能做到,一定尽力做好。”
十多年悉心照顾,她无怨无悔
白天,张亚平上班后,丈夫宋红心就交给张文华照顾。起初,宋红心情况比较严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喝水、上厕所都需要人照料。
“刚开始确实还有些不习惯,尤其是他要方便的时候,毕竟男女有别。”张文华告诉我们,最开始,宋红心方便时,她就叫男性邻居来帮忙,后来时间长了,成了一家人,这些芥蒂都没有了,“只要想着是家人,就没什么了,现在我们就跟亲姊妹一样,没什么区别。”
最开始,宋红心情绪很低落,也很容易发脾气,有一次,他觉得张文华做的饭菜不合口味,生气地打掉了饭碗。看到这里,张文华收拾好后,重新给他做过饭菜,也从来没有向张亚平抱怨过。
由于宋红心行动不便,后来他们干脆住到了一楼张文华家。张文华还特意将主卧留给了张亚平夫妇,自己却和丈夫、儿子挤在了客房中。
洗衣、做饭、按时喂药……十多年来,张文华悉心照顾着宋红心。一次,宋红心癫痫发作,毫无经验的张文华顿时傻了眼,以为是中风复发,赶紧拨打了120,后来才知道这是中风病人常有的并发症现象。闲暇时,张文华还特意学习了一些照顾中风病人的知识和应急措施。除了生活起居料理,张文华一有时间就陪着宋红心在院子里散步,做康复性锻炼……
张亚平:丈夫恢复得这么好,多亏他们的帮助
8月2日,我们来到张文华家时,他们“一家”六口刚从朋友家聚餐回来,说说笑笑,好不开心。“只要出去玩,我们都会一起去。”张亚平说,十多年来,他们每天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两家人俨然成为了一家人。
现在宋红心恢复得还不错,能简单的与人沟通,甚至有时还能和人开开玩笑,拄着拐杖还能自己慢慢走动走动,帮着家人做些简单的事情。
而这一切,在张亚平眼里全是张文华一家的功劳,“没有这样的好邻居,我们这个三口之家都不知道会是怎样,我老公也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好”。张文华说,现在请个看护要好几千元一个月,而他们每个月只是适当地付点伙食费,“她完全是义务在帮我们。”
张文华:她家以前也帮助过我们
面对张亚平的感谢,张文华连连摆手,“这么多年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要说什么感谢,反倒还陌生了。”
“以前我做水果生意,我老公在外打零工,平常很少有时间管小孩,大部分时间都是张亚平他们帮我带着孩子”,张文华说,以前张亚平家对他们也多有帮助,“原来他们家条件比我家好些,家里有什么吃的,总是给我们留点。”
“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我们两家人的幸福,”张文华表示,只要她能做得动,就会一直帮助张亚平照顾她的丈夫,“再大再好的房子都比不上这个家。”
邻居眼里的热心人
十多年的悉心照料,不单是张亚平一家深受感动,他们的邻居也很受感动,并且经常用他们的故事来教育晚辈。
“11年了,一个邻居能做到这样,实在是太难得了”,和他们同住在一个小区的刘师傅告诉我们,最开始,他们以为张文华坚持不了多久,照顾瘫痪病人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想到,她竟然一直坚持了下来,并且不图回报,没有怨言,“只要一说起她,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现在很多邻里关系都相处得都不太好,有的甚至长时间没有打交道,”一位老邻居告诉我们,张文华平时就很热心,不管是谁家,只要向她开口,她就会帮忙,“从邻居成为一家人,吃住在一起,从没看到他们红过脸,我们都很羡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