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7月24日讯 在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除了这里的山青水碧、处处散发着的新农村气息之外,还有从中所折射出的村民爱卫意识。
7月20日,与往常一样,村民石长征早早就来到村中的溪流旁,打捞溪水中的杂草杂物。作为负责溪流保洁的石长征,聊起村里的环境卫生变化,他显得格外自豪。石长征告诉笔者,以前村里到处是猪屎、牛屎、鸡屎,溪中也是垃圾成灾。刚开始负责溪流保洁时,常常是刚清理完不久就马上又有人乱丢,他每天至少要到溪里打捞三四次垃圾。现在,随着村民意识提高,保洁工作变得越来越轻松了起来。
行走村中,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看不到一点垃圾,不时可以看到村民自觉打扫卫生的身影,门墙上张贴的村规民约和“清洁”牌显得格外显眼。“保持整个家门口、屋前屋后都没有垃圾,才算是清洁,才能被评为清洁家庭,但如果是出现有垃圾,或者垃圾稍微多一点,那又可以把你这个牌子取消。”说起评选标准,村民石来好头头是道。在村里,笔者发现一户村民正在建新房,但工地周围却是干干净净见不到任何建筑垃圾,村民争当爱护卫生、保持清洁的自觉可见一斑。
村民极高的爱卫意识,源于该村科学合理有效工作方法和推动措施。从城乡同建同治一启动,马王溪村就立足实际精耕细作精准发力,将每项工作抓细、抓到点子上。以动员大会、标语、横幅、广播等手段为基础,推行“三包”制度,就是村主干包组、网络长包区、党员中心户包户,一般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10至15户农户。建立了同建同治绩效工资制度和保洁员工作奖罚机制,通过精细化的宣教,使城乡同建同治深入了民心。结合本村实际,马王溪村通过村民大会,制订了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文明户创建标准》、《五好家庭创建标准》等文明创建制度,将“巾帼建功”“五好家庭”和“好婆媳”等文明评比活动融入其中。还结合同建同治工作各个阶段的新特点、难点勤思勤想,适时有的放矢出台“小妙招”规范不文明行为。“大评小奖”、“村规民约”就是该村的两大妙招。在该村,每个月都要组织开展一次清洁家庭评选活动,对搞得好的村民给予毛巾、洗衣粉、肥皂等之类的奖励,对搞得不太好的就在村里大广播上通报。而针对屡教不改的,就上门做工作,如果仍不改正,就严格按照村规民约给予相应处罚,逐步深入唤醒这部分村民的爱卫意识。
“人家都干干净净,自家却垃圾遍地,确实也不光彩。”一曾几次在卫生评选中落后的村民如是说。
同建同治垃圾处理是关键,紧扣这一关键点,马王溪村抓住群众这一主体,为每户配发了垃圾分类桶,同时加大了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引导群众采取捡、扫、烧、清、运、填埋等方法对垃圾进行处理。
“这是有毒的,这是能够烧的,这些是可以填埋的。”在村里,在对垃圾进行分类时,年近八旬的李桂珍大娘是熟门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