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老唐钟爱打铁这门老手艺 叹没有接班人
永州日报
 
07-09 09:48

永州日报7月8日报道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打铁作为一门古老的手艺,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冷水滩区黄阳司镇老街的一个铁匠铺内,59岁的老铁匠唐来保却用自己的行动和执着诠释着这个古老的职业。

老街深巷打铁人

7月5日,记者来到黄阳司镇的老街,虽然已经不如先前的繁华,但对周边居住的人来说,这条街承载了太多的记忆。黄阳司社区副主任李建平在老街生活了五十多年,他向记者讲述起老街曾经的繁华。

“我们这里有六街九巷,这边以前是我们的中心街道,以前打铁的、做木工的都有,主要还是打铁轰隆隆抡起锤子的声响。”他回忆说童年最美好的事情便是打铁匠打铁时溅起的火花,绚丽如烟花。

在现代文明的冲刷下,老街冷清了许多,但是59岁的老铁匠唐来保还仍然坚守着这份清净。随着陆运交通的发展,黄阳司老街的码头不再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商铺陆续关门,渐渐地只剩下一些老人居住在这里,唐来保的铁匠铺也成为了老街最后的铁匠铺。

42年钟爱打铁手艺

父亲去世的那年,17岁的唐来保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来到当时的黄阳司铁木社学打铁,1969年铁木社倒闭后,他自己便在老街开起了这家铁匠铺,这一打就是42年。打铁既是一件体力活也是一件技术活,铁片在火炉里被烧得通红后,唐师傅用铁钳子熟练地把它从火炉里拽出来,然后放到铁砧上用铁锤不断地捶打,稍微一凉就打不动了,这便是“趁热打铁”这个词语的由来。

“不烧红了,打不动的,烧红了跟打泥巴一样就打得动了,火要烧的匀称,火烧大了就炸了。”唐师傅告诉记者,火候的掌握是打铁的关键,要会观察火,一般是九成的火,十成的火打铁就会断。

打铁的技艺是繁琐的,可以说是千锤百炼。打一把镰刀要不断地烧制、捶打二十多次,而且还时常被烫伤。唐师傅撩起身上的袖子,有好几处火花飞溅留下的伤疤,他说身上其他地方还有伤痕,有点不忍直视。但是比起对打铁这门手艺的热爱,身体的创伤几乎没有在意过。

老手艺没有接班人

在唐师傅的成品桌上摆置着顾客预订的镰刀、菜刀、砌刀等器具,都是事先预定的。来光临唐师傅铁匠铺的,大多是来自周边村镇的农户和一些从城市慕名而来的人。由于物美价廉,一把菜刀三十元到五十元不等,加上长期保修,以前的生意红红火火。唐师傅的妻子于春华说,以前大家对菜刀比较爱惜,经久耐用,可以用一二十年。因为纯手工制作的用具得来不易,现在超市卖的菜刀便宜好用,但使用时间都不长,需要经常换。

唐师傅告诉记者,现如今生意已经远不如当年,更让他们忧虑的是打铁的手艺找不到接班人。二十多年前,唐来保收了一个徒弟,但没几年徒弟嫌打铁太累太脏,改行到城市做了刷墙匠。之后老伴成为了唐师傅的徒弟,在这间五六十平米的铁匠铺里,夫妻俩一个抡大锤、一个抡小锤,继续这个古老的行当。在他们夫妻看来,只要周边的老百姓还有需要,他们将继续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