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老司城“后申遗时代”的愿景与挑战
团结报
 
07-07 09:07

编者按:

老司城申遗成功,随即进入“后申遗时代”,“后申遗时代”老司城如何加快旅游发展,如何科学保护文化遗存,这将是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带着这些问题,7月5日,记者采访了州内各界专家学者,和读者们分享他们的观点。

31429

老司城美景——万马归朝

张建永(吉首大学教授、文化旅游学者)

记 者:张老师您好,老司城申遗成功,这几天成为全州人民热议的话题,不过,大家谈得更多的好像是老司城申遗成功后给我们带来的旅游、经济上的价值,请张老师从文化层面给我们谈谈,老司城申遗成功对于我们湘西的价值和意义?

张建永:春秋战国时期开辟浪漫主义文学先河的屈原,他写的《楚辞》,很大一部分和湘西有关。里耶秦简出土后,我们发现,湘西还拥有璀璨的秦文化。上世纪中期,沈从文用几百万字的文字,构建了世界文学里的“湘西世界”。我的意思是说,多元要素的积累构成了湘西的文化,湘西,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它更多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概念。

那么,老司城申遗成功,其文化意义就在这里:它从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层面对湘西八百年的土司文化进行了一个认同。老司城申遗成功,宣示了以湘西老司城遗址等为代表的土司文化获得了世界层面的最高认可。这毫无疑问地说明,我们湘西历史文化非常璀璨,具有世界级水平。所以说,老司城申遗成功,不仅仅给我们带来旅游、经济上的益处,我觉得它的更高层次的意义在于文化价值的最高认同,从而让我们湘西人民产生一种文化的高度自信。

其实,屈原、里耶秦简、沈从文、四方城都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都堪称世界级的文化高峰。我们作为湘西人,应该具有充分的文化上的自信。

记 者: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无法回避旅游,老司城申遗成功后,在“后申遗时代”,老司城在发展旅游上应该注意什么?

张建永:申遗成功后,就进入了所谓的“后申遗时代”,在进入“后申遗时代”的这几天,大家热闹一下,狂欢一下,得意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马上要清醒,要冷静对待申遗成功。

申遗成功只是在学术价值上证明老司城是世界文化的喜马拉雅山。但是文化的高度,并不等于旅游的“吸金度”。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坦诚说,我觉得老司城有它的弱点,比如,从遗址的观赏性上,它比不上金字塔、马丘比丘、吴哥窟等。从遗址所带给游客的视觉冲击力上,也难比得上秦始皇兵马俑、莫高窟等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在“后申遗时代”,老司城如果要发展旅游的话,怎么办?四个字,要“另辟蹊径”,寻找让游客动心的亮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是三地联合申遗。那么,问题就是,这三地发展旅游肯定存在竞争关系,存在竞争关系的话,我们就必须加快步伐,甚至要举全省之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保护,加快开发,协调发展。要抢占先机,在游客当中形成先入为主的习惯,那么,后续发展将更为顺畅。

记 者:您对“后申遗时代”的老司城旅游发展有什么好的创意、“金点子”?

张建永:我刚刚谈到,老司城遗址在观赏性以及视觉上的震撼力上有一定不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从旅游的角度,我建议在灵溪河上游或下游某一段,重建老司城,重现土司王朝曾经的八百年辉煌。当然,在哪里重建要思考,当然不能建在原址上,另外,要整旧如旧。

我还建议,要重现土司王朝活态的文化场景,比如,可以利用土家族丰富的非遗文化,打造一台大型的舞台实景剧,充分展现土家族的活态文化,形成活态文化和土司遗址固态文化的相得益彰。

31430

老司城美景

田茂军教授(非遗专家)

记 者:田老师,土家族目前有哪些比较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申遗有什么助力?

田茂军: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进入国家保护名录项目就有摆手舞、毛古斯、梯玛神歌、土家织锦、酉水号子、咚咚喹、打溜子、哭嫁歌、土家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山歌等十余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申遗当然有重要意义,它本身就是土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司遗址和相关文物是固态的文化,而非遗是活态的文化。

记 者:在申遗成功的“后申遗时代”,土家族的非遗文化保护是不是迎来了新的契机?

田茂军:是的,肯定迎来新的契机。这个新的契机,就是要抓住申遗成功的机遇,在具有良好的品牌度的情况下,谨慎从事,科学规划,切实加强保护工作。而不是盲目追风,追求做大做强的GDP指标。否则那样的结果是有违遗产保护的最初目标,也可能招致黄牌警告。

记 者:结合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的后续发展,您对我州土家族非遗文化保护有什么好的建议?

田茂军:做好几个对接工作:第一、非遗的保护要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接,不要把二者割裂开来。第二、非遗的保护要与当下的乡村旅游规划实施对接,让村民直接受益。第三、非遗保护要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文化空间的修复对接,让自然环境与人民生活和谐发展,成为良好的文化发展与存续的空间。

龙京沙(考古专家)

记 者:龙老师,请您谈谈,目前,老司城保存完好的非常有价值的文物有哪些?老司城文物,特别是老司城遗址的保护有什么难点?您对老司城文物保护的现状有什么评价?

龙京沙:老司城遗址本体就是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有明确年代记载的永顺土司彭氏集团世袭的城址,祖师殿、土王祠、文昌阁、石牌坊、大、小德政碑以及城内各功能分区的遗迹和相关遗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也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司城遗址虽说申遗成功,这仅仅是开始,遗址保护工作重点落在管理和日常维护上。老司城遗址的文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作为一处处于南方多雨潮湿土石混合的古遗址,就需要一支专业队伍对其进行全天候的维护和稳定性检测,这就需要对城址范围包括周邻山体保坎进行针对性研究和系统化的管理。难点就在于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敢担当、热爱本职工作的专业队伍,当然,对当地百姓的管理也不能疏忽,要怎样才能达到相关利益者和文物保护工作双赢的目的,这也是当前面临的重点问题。

记 者:申遗成功后,进入“后申遗时代”,旅游开发肯定会被提上日程,您对老司城遗址的文物保护有什么忧虑?有什么好的建议?

龙京沙:申遗成功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文物展示和利用的关系处理,旅游工作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首先,我们不要一味的只注重旅游开发,更不能盲目招商引资,而是要根据遗产本身的特性做好一个符合遗产保护发展、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逆性的旅游规划。老司城是世界的,是人类共同享有的一份珍贵遗产,从今往后我们当百般呵护,使其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利用这一珍贵资源的同时须尽可能地少干预。

针对老司城今后的发展,还是要以文物保护工作为前提,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将老司城周边相关遗存保护利用到位,如博射坪和谢圃,不仅是土司时期的重要军事城堡和要塞,也是往后旅游线上重要景点。另外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老司城每天接待的游客一定要有序控制,这样一系列的旅游资源都要规划到每一条游线上以缓解老司城的压力,同时又能满足游客的更多需求。

林铁博士(互联网专家)

记 者: 在互联网时代,老司城的成功申遗一下子沸腾了,您一定关注了这几天互联网上关于老司城成功申遗的铺天盖地的传播,请你点评一下这几天关于申遗这一信息的网络传播。

林 铁:因为我们永顺老司城是和湖北唐崖、贵州海龙屯一起捆绑代表中国申遗的土司文化遗址,是国家行为,也是国家荣誉,这几天国内外各大门户网站从新华网开始均有报道,几乎是无缝传播。自媒体这一块,也形成了官媒、精英、大众一片齐呼的巨浪效应。这说明,一方面,在民族复兴和世界多元化的今天,国人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荣誉感随着大国地位的崛起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在共享这一世界荣誉的同时共振着一种我们都是中国人的自豪情感。大国地位需要这样的世界级的认同来与之相匹配。

另一方面,精英层面则出现更多的理性的声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观光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旅游过度开发会造成养在深闺的遗产在物质上和文化生态上的双重破坏。而旅游零作为也会让遗产对于本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拉动力形同虚设。“后申遗时代”的湘西旅游如何在保护和开发中提质升量,变得异常迫切。网上的这些关切,既追念过去,也直面现在,更着眼未来,体现了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模式,充分调动了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并迸发出积极的正能量。

记 者:目前,我们湘西正在大力推行“互联网+”新理念,请您从“互联网+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的角度,谈谈“后申遗时代”,老司城的发展。

林 铁:目前来看,至少要做好三个加法,也就是三个方面的对接,一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对接,要建立老司城遗址3D甚至4维数字化空间全景虚拟体系,并连接网络,同时将与土司遗址相关的考古发现、文化艺术、历史文典、百姓生活、政经沿革等等以生动鲜活的形式纳入其间,建立土司遗址数字博物馆。二是旅游管理的对接,互联网无缝覆盖,完成旅游线路、空间导游、旅游产品、旅游安全以及其他旅游业务的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三是全视域对接,也就是千万不能单就老司城做老司城,要放在湘西历史文化的视域里看老司城,要放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土司文化的语境下看老司城,要借助互联网的跨界联整的力量,将湘西文化艺术、族群生活、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更迭与命运流变融合一体。同时,互联网是绿色能源,也是人性化的纽带,更是创造性的工具,立足区域文化特色,推介出不同于另外两个土司遗址的土司文化体验形式,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