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手工柴火窑烧出500年不漏滴的缸
红网会同站
 
06-18 15:56

李家窑远景

李家窑近景

传承人:李绍友

红网会同站6月18日讯(记者 许印文) 李家窑位于粟裕大将故乡——会同县坪村镇麻塘村,那里群山环抱、地势平坦、阡陌纵横,相传有上千制陶历史,便因当地李姓擅制陶器而得名。李家窑制陶工艺为会同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绍友、李绍军兄弟为传承人。

神灵庇佑传世技艺

据李绍友介绍,当地居民其实并不全是李姓,还有半数龙姓人家。很早以前李姓、龙姓都在烧制陶器,可奇怪的是,李姓烧制的陶器个个光鲜圆润,龙姓烧制的陶器却多是“歪瓜裂枣”。传说当地神灵庇佑属正宗传世技艺的李姓陶艺,而龙姓属模仿偷学,每当龙姓开窑时便会作怪。龙姓祖上因而一气之下立下毒誓:子孙后代再也不许烧制陶品。传说自然无需考证,但是李姓陶艺却获得了“野蛮发展”的巨大空间。

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经济繁荣,制陶业随之盛行,李家窑迅速成长为渠水、沅水一带较大的制陶基地。到上世纪末期,随着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李家窑乘风而起,到达鼎盛时期,一时发展到10余家初具规模的作坊,一年出产陶器近30窑,每一窑产出大小陶器2000余件。其陶器“走俏”天柱、三惠、龙胜、玉屏、剑河、邵东等周边地区。

手工柴火窑烧出500年不漏滴的缸

谈及李家窑陶器品质,李绍友底气十足。据他介绍现在市场上的出售的陶制水缸大多是“模子窑”,出窑快,用料薄,火候嫩,李家窑纯属“手工柴火窑”,他烧的缸模胚厚实,传说可以500年不漏水。李家从前一口大水缸沿用了近十代人,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直至前几年才不慎被打破。窑里的工人不留神也会有被陶砾划伤割破的情况,但是,伤口绝不会有感染,因为经近1000度高温烧制后,陶砾刃口不存在氧化源,不会造成感染,所以李家窑陶器用来盛水或是菜油、茶油也可以3年不变口味。李绍友无奈地说,现在的人们都用塑料、铝制品盛装食料导致疾病源增多,要是家家户户再用土钵钵吃饭,人人可以长寿。

这500年不漏的缸又是怎样制成的呢?李绍友信手拈来的“泥巴经”说起来却像是一本厚实、质朴的古史。

揭秘李家窑传统工艺

每到春分谷雨时节,雨水增多,土壤湿润,李家窑人便忙碌起来。他们为了一年的上千土方的泥石窑耗,举家老小,荷锄挑筐到寨后的山里寻找泥土。糯性重、粘性高的龙石泥是制陶的主料,要找到上等龙石泥得深挖到地表以下的龙石岩上,当年因抢一块上等龙石料还产生过纷争。除了龙石泥,还要配齐耐火泥、粉岩土、白泥、细泥,还有一些神秘的配料,李绍友没有详尽介绍,他说这是秘密。

李绍友将这些辛苦得来的泥石料存放在通风的仓库,等慢慢阴干后碾成粉末。粉末颗粒的粗细直接决定陶器的光滑细腻程度,为了让李家窑的陶器品质提高,李绍友会更换使用粗、中、细三种粉碎机的瓦筛。阴干的泥石料通过四、五次粉碎,便倒入到和泥池中,三天三夜充分浸泡。

在李家窑低矮的厂棚中,拉胚轱辘吱嘎吱嘎悠悠地转着,仿佛一尊远古的乐器自在低鸣。李绍友像有一双无尚魔力的手,纵享泥石的丝滑,一个个大坛子、小罐子悠然成型。陶者专注、爱怜的神情,似乎握在手中的是他的孩子。他把“孩子们”整齐地撂好,用上两个月的时间让它阴干。

这段时间,李绍友没有闲着,他除了忙一下田间的农活,更主要的是准备好釉料和柴火。釉料可以到市场采购化学锰、双飞粉等原料配制而成,也可以到树林里挑选有枯枝落叶腐化的地表黑土,或是砍草烧制土灰回家反复浸泡、过滤而成。李绍友说,他觉得化学釉简单,省事,且光泽漂亮,但是很可能会有化学残留,陶品一般都是直接盛装食品,再者土釉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们一直都用土釉,以前窑里有人尝试用化学釉还受到了李家的处罚。

终于,陶胚干透了,经洗釉池上釉后就可装窑烧制。装窑可是一件大事,每道工序都得细致、谨慎。稍不留神可能会造无法挽回的损失。只有最有经验的陶者才可进窑搁放陶胚,他们要考虑受火是否均匀、挤压会不会变形、加热后会不会倾覆、在葫芦结构的窑体内尽可以增容等。所有工作准备停当,封窑点火了。

烧制须三天三夜,窑边堆满了柴火,李绍友一刻也不敢离开,吃饭都是家人送到作坊来。他注意着火候不能过了,更不能有熄火现像。等透过烈焰看到了陶器表面的釉质流动,光彩照人时,陶器烧成。只待出窑,等着商家前来订购。

记者好奇地问,窑里烧出的次品是怎么处理的?李绍友说,现在的柴那么贵,李家窑不允出次品。说着,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

陶者之痛

谈及李家窑陶艺的传承和发展,李绍友有些黯然。鼎盛时期的10多家作坊,现在都荒废了,“葫芦窑”四处塌陷,长满了野草,似一堆堆坟墓。李绍友和大哥李绍军是李家窑最后的坚守,而两家的儿女都在外地发展不愿意来接手这家艺。李绍友说,现在缸子、罐子都没有市场了,前段时间有一家酿酒企业想找他们生产高档陶制酒瓶,可是因为设备无法跟上,没有谈成,如果他再年轻二十岁,他一定要把冷却的李家窑再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