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祁阳县黄泥塘镇唐家岭完小,赵珊玲老师在带领学生读课文。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微档案】
赵珊玲,女,34岁,祁阳县黄泥塘镇唐家岭完小教师、副校长。2000年参加工作,扎根偏远农村小学任教15载。2009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13年被评为祁阳县“最可爱乡村教师”,2014年被评为永州市“最可爱乡村教师”。
【故事】
“每次生病的时候,赵老师都像妈妈一样照顾我,带我看医生。”
“前几天放学路上的小河涨水了,是赵老师天天背我过去的。”
6月16日,因为记者的到来,祁阳县黄泥塘镇唐家岭完小三年级1班的语文课前,开展了一场关于“我最爱的赵老师”的小讨论。
孩子们口中的赵老师,散发着母性的光辉。记者眼前的赵珊玲,说话语调温柔,笑起来眼睛弯弯,让人倍感亲切。
直到瞥见她青丝中缕缕白发,记者才对这个“80后”的乡村女教师有了更深的了解。
唐家岭完小校长唐利华告诉记者:“关爱学生是赵珊玲的天性,乐观和坚强是她的本色。”
2010年,赵珊玲因照顾患红眼病的学生而被感染。怕耽搁学生课程,她买来了眼药水在家治疗,没想到红眼病发展为小柳原田综合症,视力一夜之间骤降,眼前一片模糊。
“当医生告诉我,此病无法根治,容易复发,甚至会导致失明。那时候真是万念俱灰。”陷入回忆的赵珊玲眼圈红了。她说最绝望的时候,甚至和病友一起在医院附近的马路上练习走盲道,以备未来之需。
“后来觉得事已如此,倒不如好好教好几年书。”赵珊玲说,跟孩子们在一起是最快乐的,哪怕失明,也要站上讲台。
视力刚刚控制好一点,她就回到了讲台上。刚开始黑板上、书本上的大字都看不清,她便找来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成立“小老师群”,在她言行指点下,进行“群学、对学、独学”。视力稍好点后,她便撑着身体站在讲台。 为了控制病情,她每天需要服用中药、西药以及滴多种眼药水,掉发、白发,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接踵而来……尽管如此,她仍一身兼多职,既是班主任,又担任数学、英语两门主科的教学,还当上了副校长。
有人想帮她调到离县城较近的镇上任教,她婉拒了。县里多次招考进城教师,她也主动放弃。“这是我的家乡,我都跑了,还能指望外面的教师到这里来吗?”赵珊玲的回答质朴真诚。
“她带的班级成绩在整个黄泥塘镇几乎年年第一。”说起赵珊玲,唐利华言语里充满了骄傲。
如今,赵珊玲的视力已经恢复到1.0左右。让她担忧的是,学校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成长需要老师更细致和耐心。赵珊玲在日记中写道:道路弯弯,偏僻崎岖,它从农村向城市延伸,连接农村与城市两个世界。我啊,愿做那引路的人,将农村孩子引向山外……(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