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怀化站讯 初夏时节,走进侗乡新晃,出现在眼前的是饱浸绿色的秀美山川,是繁茂灵动的莽莽林海。
据“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表明,新晃县林地面积158万亩,森林覆盖率69.09%,活立木蓄积量达380万立方米,较 20年前分别增长10%、18%、200%。这组惊人的数字得益于该县多年来长期坚持封山育林。
该县位于云贵高原余脉,土壤贫瘠,立地条件较差,上世纪80年代林木被大量采伐后,虽进行了造林更新,但效果不理想,林地难以恢复。县委、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确立了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思路,举全县之力围绕“封”字做文章,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以行政村为主体,签订封育合同,明确责权利,发动群众共同研究封山办法,制定封山制度,建立封山育林公约。同时,将目标考核任务列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县林业局成立了封山育林建设技术组,在技术上为封育提供有力支撑。
在实施封山育林过程中,新晃把封禁管护作为封育的基础和保障手段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做到“管护人员、管护措施、管护经费、管护责任”到位,采用专人管护、承包管护和联合管护等形式,提高管护的成效。各村均建立封山育林护林队,根据封山育林面积,按每 2000 亩左右确定一名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明确职责和报酬。在封育期间禁止采伐、 砍柴、放牧、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加强林地林木管理,杜绝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对破坏封山育林,盗伐、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从严从重查处。同时,为解决封山地块林分质量,突破单纯依靠封禁恢复天然次生林的方式,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将封山育林推向有规划、有目的、结合营林措施的培育新阶段,采取人工促进措施进行补植改造。近20年来,该县先后实施封山育林24万亩,补植补造10万亩,现已自然恢复成林并取得明显效益的达18万亩,占同期造林保存面积的2倍之多。全县荒山变绿坡,林分质量不断提高,随处可见绿水青山,林海郁郁葱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新晃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绿色的翅膀。特别是2008年,一场里程碑式的集体林权制度“绿色变革”让林农开启“绿色银行”大门。据林业要素市场负责人介绍,先后组织林木林地流转5539起,面积 6.24万亩,蓄积23.78万立方米,总交易额达4345.13万元,促进林农增收1600余万元。同时,加大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林农增收的产业链条,如今林农的山上是流金淌银。依托森林资源修建的生态休闲庄园达100余家,森林旅游路线达300公里,直接收入达800万元;积极发展山区兰花、山鸡、山羊、黄牛等林下多种经营,开发了林菌、林药及林下养殖的模式,年收入达10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