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洪魔 江华纪检干部“闻汛而动”
红网江华站
 
05-26 17:28

红网江华站5月26日讯(通讯员 尹世禄)5月15至20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连降三次大到暴雨,每次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暴雨造成严重洪灾,山体塌方、道路被冲毁、电力中断、通讯中断、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水口集镇进水1至2米,山体滑坡导致2名学生被压死亡。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67280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448人,直接经济损失2.73亿元。

灾情就是命令,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活跃着一批纪检监察干部,这些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的“铁脸包公”,在保护群众切身利益时,却显示出另一面的“侠骨柔情”。

镜头一:“指挥部”的灯整夜是亮的!

“喂,镇政府吗?我是牛鼻寨村,洪水太大,已漫过桥面,老百姓过不了桥,请求救援!”5月15日晚上十点多,白芒营镇政府办公室的电话仍然响个不停,各村干部急着向政府报告水情。

“赶快在桥的两头设置路障,置放醒目的警示标志,村干部轮流值守,防止有人过桥坠河!”白芒营镇纪委副书记陈冰一边记录水情,一边调度救援人员,安排干部采取紧急措施。

“昨天,我们忙了一个通宵,终于把长塘水库的险情排除。”因为休息不够,白芒营镇纪委书记邱发刚两眼布满血丝。

镜头二:雨夜大转移

连续的暴雨导致涔天河库区洪水暴涨,5月20日晚上9时,洪峰流量达2800 m3/s,涔天河水位达262.4米高程,为历史最高水位。花江乡黄石村地处库区中心位置,县财政局联系的9户后靠移民必须紧急转移!

兵分三路,各由一名局领导带队,带领4名工作队员,帮助村民抢险救灾。一组由县纪委委员、财政局长吴淑华带领,负责花江组桥头附近3户移民的应急转移;一组由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大江带领,负责花江组街道上3户移民应急抢险;一组由财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蒋志诚带领,前往湾冲组帮助3户后靠移民紧急转移。

“老乡,快开门,涨洪水啦!”已是傍晚时分,黄石村花江组村民龙永书正在准备晚餐,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正在睡觉的毛娃娃,龙永书走出来一看,河水已快淹到他家门口了。

“赶快转移!”龙永书一家人跟移民队员一起,抬的抬、扛的扛,历经一个多小时,把电冰箱、电视、桌椅板凳等全部搬到地势较高的空屋内。

“我辛苦养了大半年的肥猪还困在水里呢?”龙永书老婆边走边哭喊着。“抬猪去!”7个移民队员趟进齐腰深的洪水中,与龙永书父子一道将生猪赶进铁笼子,穿过狭窄、陡峭的楼梯间将猪抬上堂屋,把200多斤的肥猪从洪水中救了出来。

李长华夫妻俩皆是年逾七十的老人,行动不便,住在一处破败的老房子里,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移民队员耐心劝导,帮助他们把家具全部搬到安全地带,把两个老人背离。在洪水的浸泡下,晚上九点,李长华家的房屋轰然倒塌。看到这惊心一幕,李长华老泪纵横,一把抱住身边的移民队员,动情地说:“是你们救了我们老两口的命!”

镜头三:以船为家

持续的强降雨导致涔天河水库水位迅速上涨,沿河公路多处被淹,通乡公路多处塌方,陆路交通受到严重阻塞。面对严峻的险情,交通运输局地方海事部门第一时间赶赴库区的务江渡口,紧急投放海事巡逻艇,坚持24小时值班不离人,畅通水上交通,运输救灾物资。

“我们已经在巡逻艇上生活了三天了。饿了吃点干粮,困了睡在船头,衣服都穿酸了。”县交通运输局纪检组长魏佳敏介绍说,“昨天晚上,洪水离浮桥桥面只相差几厘米,水面上漂浮的树枝、杂物差点把浮桥冲断了,情况危险,我们在桥头值守了一夜,劝说老百姓不要冒险过桥。”

“牵挂家人吗?”魏佳敏是外地干部,家在永州,妻子在冷水滩工作,父亲八十多岁了,体弱多病,需要人照顾,目前住在道县老家,只能委托农村的姐姐照顾。

“只能克服一下,工作抽不开身,没办法。”魏佳敏无奈地说,眼神中充满愧疚。

镜头四:“阿松”不轻松

水口镇纪委书记名叫黄桂松,天生一副乐天派,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全镇上下都叫他“阿松”。汛期以来,水口镇一直是处于抗洪救灾的第一线,“阿松”过得并不轻松!

5月20日下午2时,水口镇水口街旁的加油站旁突发山体滑坡,导致三名过往群众被压,造成两死一伤。灾情发生后,黄桂松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救援,清理淤泥、救治伤者、维护秩序、安抚死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前前后后忙碌了好几个小时。

晚上,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休息一下时,险情再次发生,全镇水位迅速上升,最高水位上升到海拔262米高程,集镇平均进水位达1.5米,最深处达2米以上,镇内房屋全部浸水,必须将1333名群众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搬物资、救灾民,阿松又忙活了大半夜。

5月21日,洪水刚退。黄桂松又组织干部职工到大街上进行清淤,搞了两天大扫除,5月22日,群众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连续几天没休息,累惨了吧!”“不要紧。农村干部,多做点事,生活充实些。”朴实的语言中再次展现出阿松乐观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