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永州老手艺:巷子口的剃头匠
永州日报
 
05-19 10:32

洗头。

剃头。

刮脸。

掏耳及掏耳的工具。

【编者按】

一个人、一件事、一座城,史书文献中获取的城市记忆,永远不如城市角落散落的光影来得深刻、具体。但时代的进步,致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制造,永州深处的老屋、老店、老手艺在见证了盛世之后,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些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许多人而言都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在社会发展中渐行渐远的老手艺。

永州日报5月19日报道  在零陵区桥头正大街一侧,有一间五六平方米的门面房,内设简单,在众多招牌中很不起眼,街坊们却常常往这儿来。这是个小理发店,店面开张并不久,可这店唯一的理发师:72岁的李师傅李子仁,大家都非常熟悉。5月16日,记者来到这里,与李师傅聊起了这门老手艺。

一个剃头匠的幸福岁月

说起当年入行的原因,李子仁笑了笑,说道;“年纪小,也就大概十六七岁,父母总想着给学门手艺,当时给人剃头,说不上能挣多少钱,却也算是技术活、轻巧活。”李子仁说起当学徒时的情景也是至今记忆犹新。第一年只能给师傅磨刀子,然后站在一旁看,后来慢慢地练基本功,剃头匠必备的十六般技艺——梳、编、剃、刮、捏、捶、拿、掰、按,掏、剪、染、接、活、舒、补等,师傅说过一句话:“做事要细致、认真,才能干好,才能生存。”李子仁至今还记着师傅的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本在公社上班的李子仁,因生活所迫,就来到了零陵桥头干起了以前看做是副业的剃头的活。“那个时候想着零陵人多,活肯定不少,我就来了。”李子仁告诉记者,初来时,拿着一个装满理发工具的小包,在当时繁华的正大街、七层坡等生活区走街串巷给人理发,就这样走街串巷十几年后,李子仁在正大街桥头方向进口处摆起了露天摊。无论下雨下雪,李子仁每天都会出摊。直到2012年,他才找了现在这个小门面房,告别了露天理发。

说到这儿,推门进来一名顾客,听说李子仁正在接受采访,这名叫陈大宝的大伯,自告奋勇说道:“我来说,我来说,我比他自己还了解他呢。”这话有趣了,陈大宝哈哈大笑了:“我的头几十年来他全年包了,归他管。”那时候,也有很多剃头师傅,但是李师傅手艺好,价格公道,大家就经常排长队也要等他。

“李师傅剃头还能根据每人头型去剪哩,理完发再刮刮脸、掏掏耳,那真是一种享受。”陈大宝说, 现在李师傅这儿理发只要6元,且不说收费比其他理发店便宜,更主要的是现在的理发店很多都不会李师傅这样的刮脸手艺了。

洗头、剪发……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梳子、剪刀在李子仁手中运用自如……等到刮脸的时候,陈大宝已经闭上眼打起盹来了。刮完脸,李子仁还会再看看顾客已经干了的头发,再修剪一下。“每次在李师傅这儿理发,就是特享受。看,我现在是不是特精神?”陈大宝说完,笑着跟我们告别。

在接过陈大宝的理发钱,李子仁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零钱整理着。在记者问到现在收入如何时,李子仁算了算说道;“今天四五十吧,算一般,生意顶好的时候,有时也有个九十百来块。”“不过,现在有门店了收入比以前露天接活好些,但开销也就大了点。”李子仁接着说道。

做一件事就要执着

72岁的李子仁,现在依然眼不花手不抖,每天依旧按时开门迎客。聊天中,一位老太搀扶着腿脚不利索的老大爷慢慢走了进来,一边嘴里还叨念着:“你哟,就是爱折腾,理个头发非得跑这么远,哪儿理不是一样咯。”记者询问后才得知,这个姓王的大爷前段时间得了脑梗塞,腿脚不利索了,走哪都得老伴陪着。平时大爷也是个温和的人,可就理发这事,大爷犟得很,非得从南门口到李师傅这来。王大爷许是有点嫌老伴的啰嗦,便回了句:“现在哪去找有李师傅这般好手艺的呢?等他不理发了,我也就不要你陪我来了。”说罢,便闭眼似是在享受李师傅的掏耳技术。

忙完一阵趁着空闲,李子仁又拿起有些年代的刮胡刀磨了起来,他一边磨一边说:“刮脸全靠刀,所以要保证刀的锋利度,要是刀钝了,客人容易受伤。”在李子仁的理发店里,像这样的“老古董”还有一把太师椅、两条磨刀布和一套掏耳工具等。在问到这十六般手艺是否有传授他人时,李子仁感叹:“前些年有个小伙子,邻居街坊的儿子,学了没有几个月,就去上海学时髦的卷发去了,这几年更是再没有人来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坚持。”

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照映在小店里镜子两旁的对联上,那是春节时写对联的街坊送给李子仁的:“善心不欲世人老,巧手能教颜面新。”这副对联道出了街坊对李子仁肯定与赞美,更是对记忆中的老手艺的敬仰吧。(记者 李丽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