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浏阳站5月18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袁村平)“这里面很多东西我都没见过,像这个茶篓,怎么也想象不到它是用来盛放食物的。”近日,家住人民路的市民陈小姐来到位于关口街道金桥村七子组的七子樟农耕文化博物馆,看着近200余件极具浏阳特色的农耕器具和生活器具,作为90后的她忍不住说自己“开了眼界”。
今年4月下旬,七子樟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博物馆附近的村民李细发担任讲解,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昨日本报记者走进七子樟农耕文化博物馆,一睹博物馆内近现代江南农耕民俗文化全景图。
半年时间筹建农耕文化博物馆
走进七子樟农耕文化博物馆,门口陈列的清理空谷的风车、用于脱谷的人力打谷机和下雨天时穿的蓑衣等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物件排列在一起,仿佛诉说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社会场景。
“这些东西花费我们半年左右的时间,有的是自己家的,有的是从其他朋友那里征集来的。”村民李细发告诉记者,这些物件大多是关口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吴亮花了近半年心血收集起来的,而房子是李细发无偿将自家老房子腾出来的,“房子是以前的老房子,土砖屋,这次建立博物馆稍微装饰了一下。”
进入博物馆内部,大厅中间展台上摆放着一些历史文献资料,其中有一张道光年间的地契,见证了当时农民交易土地时候的情景。进门左手边展厅命名为“男耕”,右手边为“女织”,分别陈列着一些有特色的农耕器具和农民生活器具。
“传统的农耕形态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像我这种不认识这些东西的90后很值得来这个地方看看。”陈小姐告诉记者,这些古老的农耕器具,不仅可以了解古老的农耕历史,也能够留住乡愁。
特色用具展现浏阳农耕文化
“这些物件有200多件,都经过清洗、修复,还涂上了桐油,便于保存。”李细发一边指着馆中的物品,一边介绍说,他已经充当多次“讲解员”了,还接待过从山西来观光的客人。
在“男耕”展厅内,两件深棕色的、形状稍有不同的木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叫作复桶,解放前用来称量谷物的一种量器,通常为木材制成,最常用的是25斤容量的复桶,4复桶就是一担。”李细发解释说,在复桶旁边摆放着的两个木质的方形笼子说,“这个叫作先笼,就是以前嫁女儿的时候,要担一担先笼走在花轿前面,两只先笼里分别装着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又叫带路鸡。”
“这叫夹板,就是妇女纳布鞋时,固定鞋底的器具;这个叫作鞋梆,以前制作草鞋时用的工具,都是当年使用过的。”李细发指着两件已经出现虫蛀小孔的两件木制品说,这些东西经过修复,都能完整保存下去。
展厅内,还有送茶和点心给田中劳作的人用的茶篓,有买小猪仔时装猪仔用的猪笼,有晚上用来提行照明用的工具照灯,多用来晚间捕捉泥鳅、黄鳝时照明,燃料用的是松脂柴等,还有弹棉花的弓等。“我们还在继续收集、补充,让这些传统的农耕器具更加丰富,让有浏阳特色的农耕文化通过这里展示出来。”李细发说。
延伸阅读:浏阳民间博物馆知多少
目前,与农耕相关的博物馆除了七子樟农耕文化博物馆外,还有古港农具博物馆,此外,还有浏阳花炮博物馆、红军革命历史博物馆和聚宝博物馆等几家民间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多为民间自筹建立。
2001年,大瑶镇路东村村民开展了一场敢为人先的活动:自筹资金在李畋阁遗址建造了花炮博物馆。馆内收藏有明清时期的花炮印刷版、手推车等实物100多件,陈列各时期的照片200多幅,展示了花炮自诞生以来漫长而复杂、辉煌而壮丽的历程。
目前,永和镇作为菊花石的原产地也正在筹建菊花石民间博物馆。菊花石民间博物馆分为遗址公园和交易中心两部分,将是中国首个菊花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