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古民居 湘南古建筑瑰宝
红网零陵站
 
05-14 14:34

红网零陵站5月14日讯  (蔡再明)在永州之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存、散落着许多古村落古民居,它们融自然山水、传统道德、乡风民俗、建筑理念于一体,尽展湘南传统建筑的个性,是湘南古建筑瑰宝,在我国南方古村落古民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永州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历史文化名镇1个。

上甘棠古村和古建筑群、涧岩头周家大院、黑仇岭古村和龙家大院古建筑群、坦田古村和岁圆楼古建筑群、龙溪村李家大院等等,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崇山峻岭中,点缀在阡陌交错间,让人深深的感觉到古老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上甘棠古建筑群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是湖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村落。2006年,上甘棠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该村又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湖南省首家村级博物馆──上甘棠村博物馆对外开庭接待游客。

上甘棠村原为谢沐县治。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谢沐县,县治设于此处。到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营浦、谢沐两县为永阳县止,上甘棠村作为谢沐县城共700年。唐太和二年(公元829年),周氏家庭开始定居上甘棠,世代繁衍,延续至今,已经1200年。根据上甘棠村的摩崖石刻和散落村子各个地方的碑刻内容,一千多年来村名未变,族氏血统未变。上甘棠村至今保存有明清时期湘南风格的房屋200多栋,500米长的防洪墙,刻有唐一清共27方的月陂亭摩崖石刻,4座古色古香的门楼,还有步瀛桥、文昌阁、寿萱亭、忠厚祠等古建筑。

步瀛桥建成于宋代靖康丙午(1126年),是湖南最古老的石拱桥。文昌阁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为全木结构,屋面为青瓦歇山顶,童柱所骑驼峰均采用莲花瓣座,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

周家大院是湖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保存现状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周敦颐后裔迁移居此,历经600年繁衍生息。

周家大院,位于零陵区富家桥镇。自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以来,宋代著名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后裔永州涧岩头一支在这里创基定居,繁衍至今已有27代近600年。目前村里居住村民900多人,除个别外姓,均系迁入周氏始祖之后代。上下600年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堪称一奇,而庞大的周家大院,更是传统民居之瑰宝。古宅院民居群由“老院子”、“红门楼”、“黑门楼”、“新院子”、“子岩府”、“四大家院”组成。它们始建于明代景泰年间,形成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是一组包含正、横屋180多栋,大小房屋1300多间,天井136个,游亭36座,巷道40多条的明清古建筑群。6座大院依山傍水,呈北斗形状分布,既各自独立成院,又相互和谐勾连,宛如一座人文艺术的殿堂,被誉为一朵永不凋谢的莲花。

周家大院是一座明清民俗博物馆,是一座民间故宫,是一座民间人文艺术的神圣殿堂。目前,周家大院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传统古村落和省级特色乡村旅游名村,被誉为“潇湘第一古宅院”。

龙家大院古建筑群,位于新田县毛里乡大冠岭上。大院始建于明朝,现存古民居60余栋,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成,小部分建于民国初年。龙家大院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坦田古村和岁圆楼古建筑群,位于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建成于道光二十年,为典型的河南农村古建筑,呈徽式民居风格。龙溪村李家大院,位于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明经治十一年(1498年)至清咸丰二年(1852年)逐步扩建成现在的规模,具有典型的河南民居特色。

龙家大院,2007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物普查重大发现。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圆楼、李家大院,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牛丫岭瑶寨古建筑群、老埠头古街和古码头、宝镜古村和何家大院古建筑群、高家村古建筑群、桐口村古建筑群、下八井古建筑群、蒋家大院等古村落古民居遍布永州之野。现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州的古村落古民居见证了古老永州的荣耀沉浮、社会的变更、千百年的时代沧桑,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湘南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