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刘铭:在交通建设中以赤忱竖起标杆
邵阳县政府网
 
05-06 15:47

邵阳县政府网讯 “这是一座民生桥,也是群众的连心桥。”4月24日下午,邵阳县塘田市镇夫夷河大桥修建现场一派紧锣密鼓景象。湖南省先进工作者、邵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铭在现场询问修建进度,督导工程质量。

“拼命三郎”:曾吐血三次

“雨天跑省里,晴天到路上;睡在车里,吃在路上。”单位同事眼中的他就是一个“拼命三郎”,刘铭就像一个动力十足的马达,不是奔跑在争取项目的路上,就是在施工场地。

对于同事的评价,他笑着说,“在位在于为”。为全县交通实现“综合、绿色、平安、智能”的目标,刘铭建设性地提出了“打造南北通道,修建东西走廊,拉通城区环线,完善农村路网”的发展规划。为筹集建设资金,他不顾疲劳,赴京赶省,对接协调,全力争取国家利好政策,在近两年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共争取到包括G356公路改造在内的重大交通项目7个,争取国家建设资金6.3亿元。通过项目争资、招商融资、平台创资等手段,争取交通建设资金近16亿元。

“别人车才开两万多公里,他的车已跑了近七万公里”,交通局办公室主任颜志武表示,刘铭在任两年多里,平均每天跑了近两百公里。由于长期坐车奔波,过度劳累,刘铭曾因脊椎问题,在体内植入一块钢板。

在2014年底,为督促G207邵阳大道修建工程进度,长时间野外作业,加之气温骤变,下午六点多,刘铭出现身体不适,当场大口吐血,所有人员瞬间神经紧绷,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要求住院治疗,肺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有可能引起肺部大出血。”打完针已是晚上九时许。令所有人的诧异的是,刘铭第二天照常出现在工地,白天上班,晚上吊水至十二点。

“在他的眼里从来没有休息日,有的只是白加黑,五加二。”与刘铭一同共事近三年的赵成岗讲道,由于身体并未完全康复,加之高强度的工作,刘铭之后又吐过两次血。“现在他的办公桌上还堆放着一盒盒药,全是一些活血化瘀和治疗心脏病的。”刘铭这种呕心沥血的工作态度不仅赢得同事们的称赞,更是获得百姓的拥戴。

“实干家”:建交通网络造福一方

邵阳县塘田市镇石盆村有名年近五旬的农妇,自十八岁嫁入村里,就从未下过山,直到塘田市对河公路的建成,她才走出大山与外面世界联系。

这条对河公路的修建刘铭一直记挂心头。由于地势险要迂回曲折,一直是毛路,也是全县唯一一个没有通车的村道,修建难度之大可见一斑。为打造高标准的示范村级公路,刘铭曾47次亲临施工现场,与工程负责人认真商讨,分毫都不放过。对河公路至沿滩共计10.8公里,连接3个乡镇,穿过8个村,2014年5月,这条民生路终于全线通车。

农村公路是交通网络中的毛细血管,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为把这一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刘铭提出“大、快、便、富”四字建设方针,全面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近两年来,邵阳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拉通农村“断头路”164公里。

邵塘一级公路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主轴线和百万人民的致富路,建设过程一波三折,资金欠缺。刘铭接手以后,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融资问题,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 2014年底,这条城际新干线全线拉通。

“路修到哪儿,GDP增长到哪儿。”刘铭任职两年多,在他的带领下,共修建省道7条,6座桥,农村公路240多公里。始终把涉及民生民利的路摆在第一位;把影响经济发展的路摆在第一位;把效益实现最大化的路摆在第一位。

“在不遗余力打通交通主动脉的同时,科学谋划毛细血管——农村公路,实现小路连大路,小城通大城。”刘铭表示,科学高效的交通网络的建成,农副产品可销往更广阔的市场,这也将是广大农民的发家致富路。

【劳模档案】

刘铭,男,汉族,1967年12月生,现任邵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2013年度邵阳县“三重工作”特别贡献奖、2014年邵阳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全市交通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干线公路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奖项,群众联名送锦旗36幅。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