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 湘西晴雨相伴饮食宜清淡
红网湘西站
 
05-06 14:51

红网湘西站5月6日讯(记者 滕佳 通讯员 邬巧琛)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夏,古人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这时正是大地微热,日暖风轻,春光依旧绚烂的时节。

虽已立夏,但晴雨相间的天气将陪伴着湘西。其中 5月8日有一次中等强度降水过程,局地暴雨,并可能伴有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低气温15℃左右,最高气温33℃左右。具体预报为,今天,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转多云,局地大雨,气温17~31℃;5月7日,多云,早晨部分县(市)有雾,气温17~29℃;5月8日,阴天有中等阵雨或雷阵雨,局地暴雨,气温18~24℃;5月9~10日,多云,气温19~33℃。

立夏饮食应当注意补充维生素,可多吃西红柿、青椒、杨梅等新鲜的蔬果。由于出汗多,身体容易损失无机盐和水,应当注意钾的补充,可多吃豆制品、香菇和蔬菜水果等。

春夏之交易患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常常衣单被薄,这是切勿贪凉,以免受凉感冒。在运动方面,应以“慢”为主。同时,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切勿动辄发怒。

涨知识!立夏民俗知多少

古时举行仪式 民间吃“五色饭”

6日又是一年“立夏日”。立夏,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步衍生出各类仪式与民俗。5日,北京市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对人的身体有不利影响,人们逐渐形成了吃“五色饭”与鸡蛋等习俗,寓意祈求美好吉祥,“同时古时还有重要的‘迎夏’仪式,在立夏的时候上至天子下至黎民,都要到郊外迎接‘夏神’到来”。

民俗:古时举行立夏仪式 郊外迎“夏神”

“立夏”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预示夏季的开始,在战国末年即已确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高巍解释,“夏”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

不过,这个生机勃发的季节有利有弊。从立夏开始,夏天的脚步渐行渐近,在万物生长的同时,瘟疫、流行病等也会“借机作乱”。高巍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夏天这种不确定性太多,所以从古时开始,围绕立夏就衍生出一系列丰富的民俗活动。

“立夏时节人们会称体重,俗称‘称人’。”高巍表示,人们是希望通过这个举动增福添寿,据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判断身体健康与否,提醒人们在夏天多加注意,“等夏天结束还要再称一次,看看体重是否有减少,提醒大家秋天适当进补”。

除此之外,古代在立夏的时候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即“迎夏”仪式。高巍介绍,那大概要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期,“在夏朝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上自天子下至官宦黎民,都要举行‘迎夏’仪式,到郊外迎接夏神的到来”。

食俗:立夏尝三鲜 吃鸡蛋及“五色饭”

围绕吃的方面的习俗很多,宫廷里吃冰,民间则有尝三鲜、吃鸡蛋等说法。据说,上海、温州等地立夏日食用青梅,上海郊县则把青梅、酒酿和鲜蛋叫做三鲜,有“立夏尝三鲜”之说。

至于“吃冰”的习俗,在明代已有记载。根据资料显示,明代《帝京景物略》提到:“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可见当时一到立夏日,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后由皇帝赏赐给官员。不过,高巍对记者说,这项习俗并不普遍,也并非适合每个人,倒是旧时一些地方立夏时节讲究吃“立夏饭”,颇为有趣。

“所谓‘立夏饭’又称‘五色饭’,原料是使用红豆、黄豆等具有五种颜色的豆类混上米同蒸,熟后可食。”高巍介绍,五色饭的寓意源自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五色意即使五行达到平衡,给人们精神上的鼓励,战胜夏天高温高湿的不利因素。

同样是为了祈福,民间会在夏至日给儿童煮鸡蛋、鸭蛋等蛋类食用。高巍认为,这代表即便夏天是一个对人的身体有损害的季节,但人们同样希望孩子能够白胖、健康,富有美好寓意。

“其实这些习俗都是提醒人们为夏天的到来做好准备,也充分表明夏天对个人、国家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高巍称。(红网新媒体综合中新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