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味道 这一路饮下的春滋味
潇湘晨报
 
04-28 11:29

2001.jpg

4月8日,沩山密印寺,90米高的千手观音俯瞰着一大片茶园——那里是湘茗茶业公司种植的几百亩“万佛灵茶”。组图/潇湘晨报记者朱辉峰

2003.jpg

吕洞村的龙先利和妻子杨梅茹在茶园采茶,他们家有五十亩黄金茶茶园。组图/潇湘晨报记者朱辉峰

潇湘晨报4月28日报道  相较其它茶类,无论是形、色、香、味,还是意趣,绿茶更像一场春天。若再细致一点,还能喝出风雨味。“新火试新茶”,杯中那一小撮茶叶徐徐沉浮,表达静与慧的另一种形式。千百年来,它俨然已超出“饮品”的单一概念,既可润唇吻,亦可“抵尘梦”。但如果只领略到新茶带来的芳香、清寂,对它的山野身世却从未探寻过、感受过,更不知那一把“新火”是什么样的柴从一口锅底烧起,温度几何,又几时退火……于爱茶人而言,都是极大的遗憾。

写过《茶经》的陆羽,生于湖北,隐于浙江。想必相邻的湖南,他大概来过。那个时代,他或许无法访遍长满茶树的地方。即便是今天,去到湘西紧依沅水的北溶碣滩,依然要弃车乘船,花掉几乎一上午的时间才能抵达。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走1300公里的长路,循着连绵春山中的茶园,从宁乡沩山到保靖、夯吉、古丈,一路品茶,有人喝出了“南蛮之气”,有人喝出了磅礴的自然。

4001.jpg

最早的沩山茶诞于密印寺。

[宁乡沩山]最早的沩山茶诞于密印寺,采摘芽头,一天最多不过4斤

4月7日,往宁乡沩山去的路上,春阴深布,雨像生了气,隔一会落一阵。到达黄材镇时,竟然走错了路,往沩山相反的方向而去。

这条错误的路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叫“五里堆”的地方。我们惊奇地发现,若再往前一程,便是和沩山同属雪峰山余脉的罗带山——张栻(宋代理学家,曾主管岳麓书院教事)的归葬地。

被后世视为湖湘学派开山大儒的张栻并不是湖南人,祖籍四川绵竹。他和父亲张浚都葬在这片山中。公元1175年(宋孝宗淳熙二年)的春天,张栻从湘潭来罗带山给父亲扫墓,路过碧泉,下马,洗净随身带的茶盅,打来泉水,生火烹茶,“徘徊久之”。五年后,他去世,弟弟张杓和好友陆游从杭州来这里祭奠他。陆游写诗赠别张杓,有句云“君向潇湘我向粤,寄书只在寄茶前”。

离人的春天总是漫长,一包春茶迟于驿路书简。我们来时,清明前最后一拨茶已上市,茶园欣欣向荣,不断萌芽的雨前茶可一直采到立夏。“沩山毛尖”在名茶史上有一席之地,唐代即有盛名,宁乡密印寺建于唐宪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灵祐禅师在此开创禅宗一派沩仰宗。他在密印寺,常带着弟子慧寂摘茶,两人一边采摘一边问答,颇有深意。而密印禅茶就是最早的沩山茶。

直到清代,盛名依旧。清同治年间《宁乡县志》载:“沩山茶,雨前采摘,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商品销甘肃、新疆等省,久获厚利,密印寺院内数株味尤佳……”

密印寺后,90米高的千手观音俯瞰着一大片茶园——那里是湘茗茶业公司种植的几百亩“万佛灵茶”。湘茗茶业的另一片茶园——月山基地,海拔约在800米左右,沿途经过八角溪(沩水支流)、百叶坡、青羊湖城大(城墙大山)林场和龙泉峡谷。整个沩山是典型的高山小盆地地貌,最高处雪峰顶,海拔927米,常年云雾缭绕,“人在沩山不见山”。

四月初的月山茶园,果真笼罩在迷蒙云雾中。气温低于10摄氏度,12000亩茶树静默于寒凉空山。在唐朝,惊蛰新茶发芽之际,茶农们会在茶山上击鼓,齐声大喊:“茶发芽!茶发芽!”场面极壮观。这个习俗起源于湖州的顾渚山,流传甚广,武夷山御茶园至今还有“喊山台”遗址。现在,满山茶树再也听不到山谷回荡的鼓声与呼喊了。

天太冷,只有零星几个采茶妇女出没在茶树间,腰间斜挎一只小竹篾茶篓,手指翻飞不停。她们大多来自附近的关石村、龙泉村,每年春天,采茶已是一项最主要的工作,最忙的时候,一早就得上山,中午则随便吃一点带上来的饭菜。她们捧起一把鲜叶给我看,被茶碱染得乌黑的皴裂的手指,和柔嫩碧绿的叶片对形成强烈对比。如果是采摘芽头,一天下来,最多也不过四斤左右。而制成一斤干茶,则需要5斤半至6斤鲜叶。精细的采茶工作机器无法替代。

999.jpg

吕洞村。

[保靖吕洞山]“黄金茶”香气扑鼻,“茶水凉了还有香味,定是好茶”

我们从沅陵县驱车至吉首,想去保靖夯沙乡访茶。

天气陡然转好,天空晴朗,各种花树变得明艳多姿,着深蓝绣花苗衫的人们要么在田里翻耕,要么赶着一群羊慢慢走上山坡。吉夯公路(吉首-夯沙)沿途十分绮丽。过吉首己略乡之后,便是保靖县的夯沙乡了。

吕洞村的龙先利和妻子杨梅茹正在家中等我们。几天前的一场风雨使得他家门口的小山塌方了,只能从踩平的土堆上跨过,再爬上前面的另一座小山才算到了他家。这栋两层楼的木房与苗祖圣山吕洞山遥遥相对,房屋背后则是一大片榉树、亮叶水青冈等魁梧乔木构成的山林。屋前,几棵桐树正在开花。

我们在檐下阳光里喝着他做的黄金茶,只觉香气扑鼻。这是他用已经栽培了十年的“黄金1号”茶树的嫩芽炒制出的明前茶。通常,老茶树的滋味较之年轻茶树会更馥郁。如何判断一杯茶的好坏,他有自己的朴素经验:“茶水放凉了之后还有香味,肯定是好茶。如果变苦了,就不好。”截至清明,他一共做了二百多斤茶。

龙先利在后山上开辟了一大片茶园。十年前,他从下游的黄金村买了许多茶苗开始种茶。这些苗,有的是地方群体品种,有的则是湖南省茶研所培育的优良品种,称为“黄金1号”。据省茶研所所长包小村介绍:“黄金1号并不是外地品种的嫁接,而是从保靖本地茶树里选的具有特异性的优良单株育种。”这意味着,它仍具有纯正的本地血统。

去年七月,龙先利又从这一批茶树选取芽芯较为肥厚的枝条进行扦插繁育。仔细耘整过的一分地密密麻麻插满了小茶枝,旁边还有一个精心挖出的水坑,山上流下的泉水注入其中。他小心地从土壤里抽出未成活的小枝,扔到一边。一般情况下,扦插繁育并不困难,成活率基本上可达80%。只是除草较为繁琐,都是他和妻子“一根一根拔掉”。再等两三个夏天,就可以移苗了。

茶园四周,风景极为开阔。晴日里,云朵的阴影缓缓在山谷中游走。西面近1300米高的吕洞山巍峨峭拔,倒着的两个孔洞亦清晰可辨。齐胸高的茶树蜡质叶片在阳光下映出光泽,整个茶园油亮油亮的,散发着清香。有意思的是,西边坡上的茶树总是比东边坡上的长得快,东边坡上的茶树往往要慢上那么一两天才发芽。

“这座茶山叫什么名字呢?”我问。

“啊,这个嘛……”他一时顿住,回头和妻子用方言说了几句,迟疑了一下,说:“我不知道汉语怎么说,苗语叫‘老夯东’。”

龙先利并不是很富有,家里还有两个正念书的孩子,没有余钱购置制茶机械设备,每年春茶炒制,他只能将鲜叶带到山下村里的茶叶加工厂去做。今年用心做的明前黄金茶,他自己喝着蛮得意,放下杯子却又发愁销路。这个吕洞山下的古老苗寨,交通也好,信息也罢,都无法称得上便利快捷。

中午时分,有两个从吉首来这里爬山的大姐,天热口渴,到龙先利家讨了杯水喝。龙热情地送了点黄金茶给她们尝鲜,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

吃完饭,我们打算去邻近的夯吉村拜访今年的保靖黄金茶茶王龙开平。

“啥?龙开平得了茶王?”龙先利瞪大眼睛,“他是我朋友,昨天还打了电话给我——我怎么不知道他得了茶王?”

[夯吉]他以传统手法炒制的茶获封“茶王”,茶叶比去年多卖一半

“夯吉”之名也来自古老的苗语。“吉”是“茶”之意,“夯吉”就是长满茶树的山谷。还有叫“排吉”的,意思是长满茶树的坝子。可见茶树曾经是多么丰茂过。

暮春中的夯吉,有一种世外恬淡之美。孩子们在溪流中嬉戏,在老宅子里玩着过家家;老人们清理菜园,整饬鸡棚……远远的山上,茶园独自芬芳。

在夯吉村口的茶叶加工站,龙开平正端着一杯茶,招呼州文联来的艺术家们。门口的长椅上闲坐着三两村民。清明过后,繁忙的采茶炒茶告一段落,时间变得优裕。

龙开平四十多岁,个头不高,普通话说得好,还总带着笑,特别谦和。他的40亩茶树都在高仁山上,茶树苗也是从下游的黄金村买来的。长势不错。“高仁”亦是苗语,“就是汉语中山岭的意思”。今年3月10日他就上山采茶,这是最早的一批茶,量很少。到3月20日前后,茶叶才陡然猛长。他仔细地研究过山上土壤,“砂土质,富含磷和硒”,明前茶最多能产20斤/亩。

至于怎么成了“茶王”,龙开平自己都始料未及。3月16日那天,保靖黄金茶首届茶王争霸赛,在以茶闻名的黄金村进行。现场摆了40口铁锅,40个参赛的炒茶人围在锅前,个个都有好手艺,杀青、揉、捻、翻、炒……一片火热。茶叶是举办方统一收集的黄金茶鲜叶,每人两斤,绝无分别。一小时后,专家们从外观、颜色、汤色、口感等几方面品评,龙开平的传统手法炒制的黄金茶夺冠。大家都没想到,夯吉的龙开平做了茶王,他委实不打眼,全程专注炒茶,连头都不抬。据说现场记者们的相机里竟没有一个他的特写镜头。

龙开平记事起,父母年年炒茶,他家在望江坡茶场有六七亩地,常年云雾萦绕,寨子里的人称茶为“云雾岚针茶”(官方称“保靖岚针”)。这款茶历史悠久,曾有盛名,但如今已甚少耳闻。

每到三月,苗寨的夜晚,家家户户几乎都在炒茶中度过。灶屋里点一盏煤油灯,母亲在灶下烧火,父亲则在锅前双掌翻飞,抖散、团揉……家里的孩子时而上前炒两手,时而退到一边,敬听父母训示。纵是茶王,也得经历这许多不眠不休的炒茶夜。

临别时,看见村口的宣传牌上印着龙开平的大幅照片,“茶王”二字十分显眼。

“拿了茶王,茶叶应该卖得更好了吧?”

“还可以呀,”他有些羞赧地笑了笑,“比去年多卖了一半呢。”

[古丈]手工制茶的一个无心之举,创造出的香气或形色,令人惊喜

在古丈,开车似乎只要十分钟就能转遍县城。这个被四面高山挤得无法舒展的狭窄小城,许多小饭店没有突出的门脸,隐藏在幽深的居民楼里,倒是卖茶叶的店面,光鲜照人,一个连一个。全县14万余人拥有14万亩茶园,农业人口人均超过1亩茶,加之两千多年的种茶史,无论如何,小而灵逸的古丈当得起“茶乡”之称。

古丈古时属巴蜀之地,是湖南产茶历史最久远的茶区之一。而且唐代,“贡茶”盛名之下,古丈的斗茶之风颇为浓郁。直到现在,传统的手工炒茶依旧存于当地许多山区农家,完整且细致标准的工序和工艺甚至纳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项可以吞噬掉大量时间、精力的工作。

一般而言,从山上采回来的茶叶需要经过细致的挑选,除了关于清润口感的考量之外,“芽尖”或者“一芽一叶”的标准,也考虑到了茶叶在沸水中舒展的视觉效果。然后大致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传统手工制茶则更为繁琐,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七道工序逐一不可少。最后制成的古丈毛尖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条索紧细圆直。

如今机械化大规模制茶已成趋势,但古丈毛尖名茶仍须手工炒制。和标准程式的机械加工相比,手工有着无法复制的偶然之美。有时一个无心之举,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香气或形色,令人惊喜,反复琢磨。

4月14日清晨,茶城路附近,古丈茶叶早市在晨光里热闹着。附近村寨的茶农们把自家新茶摆满了一条街。见有人问,他们便把塑料袋一敞,纤秀的毛尖露出来,白毫细软,飞散在空气中。价格多不贵,四五百元一斤已然到顶,可那是多好的茶啊,连卖家眼里都放出自得的光芒。

马路另一边的茶叶局,也是一早门庭若市。第九届茶王杯斗茶会4月18日就要开始了,最后交样的时间也快截止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茶农把今年最得意的茶交上去。大厅里,工作人员忙着给各种茶编号、开票。

这大概是最为严格、公正的斗茶会了。数百份只标记着号码的茶叶先是送到县里的茶评专家那里,进行初评,通常近半数将被淘汰;第二轮筛选严格得多,来自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又淘汰掉大多数,仅数十份茶叶入围;第三轮中,所有茶叶编号再次被打乱,国家级的评茶师们从茶叶外形,到汤色、香气、滋味甚至叶底,进行逐一比量与评分,最后评出金茶王和银茶王各一名,制茶师十名。

越高品质的茶,越难评分,比如,两款茶样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得分都一样,其中一款叶底略差,这体现出加工工艺的差别,最终得分差也落在这里。

所有参赛的茶农们都会在榜单上看到自己参赛的茶叶评分,便于日后在培植和炒制时,针对形、色、香、味等方面的缺陷进行调整。再执拗的茶农也不得不对这套细致的评选心服口服,每年来参赛的人越来越多。50岁的向德文,家住双溪乡溪流墨村,提了一包古丈毛尖来交样。他曾经获得过前一届的银茶王奖。“奖了2000块钱,”他竖起两根手指。

奖金并不是他们的追求。一个认认真真只会做茶的人,获得来自茶之国度最高的荣誉,才是值得骄傲的。从这点上看,古丈人的天生执拗又占了上风。

这一路喝过的茶

沩山毛尖:

出自宁乡沩山,唐代即负盛名。传统的制作工艺当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无残伤、无紫叶的鲜叶,经杀青、闷黄、轻揉、烘焙、熏烟等工艺精制而成。其中熏烟为沩山毛尖的独特之处。属于黄小茶。但是,我们喝过的沩山毛尖多是按绿茶工艺制成,少了闷黄和熏烟这两道程序。

安化松针:

出自安化茶叶示范场,创制于1959年。其茶树品种原为良种安化云台山种,现在主要选用槠叶齐,亦是从安化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多来自云台山、六步溪、辰山。安化松针细直秀丽,翠绿匀整,香气极为馥郁。因为安化茶叶示范场的茶园基地多数已毁,产量极低,去年仅生产了100斤,市面几无所见。

碣滩茶:

出自沅陵县北溶乡碣滩。历史名茶,创制于唐代。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挺秀,色泽翠绿,香气高远。四泡后叶底仍呈微绿,比较耐泡。目前“碣滩茶”已成为沅陵县地理标志产品,茶农种植采摘、企业生产加工、商店售卖碣滩茶,都依照碣滩茶地方标准进行规范。

黄金茶:

出自保靖吕洞村、黄金村。是湘西保靖县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我们品尝过的黄金茶,多以“黄金1号”制成,这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保靖县农业局选育的优良茶树品种。氨基酸含量、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均较高,冲泡后清汤绿叶,香气醇厚。

古丈毛尖:

出自古丈县岩头寨乡梓木村。历史名茶,创制于唐代。茶树品种多为碧香早、槠叶齐。纯手工炒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条索紧致圆直,香气高悦,有淡淡花香味。较耐泡。(记者 王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