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汨罗站4月23日讯 今年68岁的王力祥岀生在盛产竹子的高家坊镇,他与竹结缘,篾刀作伴,用一双像老树
今年68岁的王力祥岀生在盛产竹子的高家坊镇,他与竹结缘,篾刀作伴,用一双像老树枝般粗糙的手,编织着坚韧的岁月。
20岁刚出头,王力祥就开始接触竹篾行当,拜师学艺走乡串村吃“百家饭”。他头脑灵光,能吃苦,很快艺满脱师,懂得了农家篾器的尺码标准,掌握了篾器的制作要领,并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匠人。
竹编的精细全在手上,几十年的累积,早已让王力祥的双手生满了老茧。从砍、锯、切、剖、拉、劈、编到成型共十来道工序。其中劈蔑是难度大要求高的一道环节。把竹子对半剖开,又把半片一分为二,如此二而四,四而八,直到竹片分成薄丝……在锋利篾刀下,王力祥能麻利地分出蔑青、蔑白,根据竹器拉出均匀条子,再编制成各式经久耐用的篾器来。
“以前,在农村,生产和生活日用的竹器占了主角。”王力祥谈起以前篾匠们的风光岁月如数家珍,大的有竹制家具、竹床、竹椅和婴儿睡觉的摇篮,小的有背篓、筲箕、簸箕、竹篮,还有暑天纳凉的竹席等等。王力祥说,在他年轻时,篾匠这个行当挺吃香的。
现在,家用器具逐渐被塑料、铝制品等代替,竹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王力祥依然从容淡定,手握篾刀坚守着。“现在人老了,做篾匠活慢了,和老伴顶多一天能做一对箩筐。”
几年前,村子里以前有十来个篾匠,多多少少做些篾活,如今大多转行谋生或者出门打工。不过,在王力祥看来,到了这么大的年纪,还能靠双劳动换取生活,他感到很满足。“只要有人请我做,我就不会丢弃篾刀,继续编下去……”王力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