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汨罗站4月24日讯(通讯员 杨莎莎 叶霄) 两会期间,“书香社会”“全民阅读”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也有提及。但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个人可支配时间减少等因素,导致国民阅读率逐年下降。汨罗人爱读书吗?喜欢读什么书?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读书?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到来之前, 我们走上街头随机对汨罗市民进行采访并开展问卷调查。
根据问卷数据显示,超八成受访的汨罗市民表示平时坚持看书,但大多数人平均每天阅读时间都不到1小时,也有12%的受访者完全没有阅读习惯,还有21%的市民表示每周阅读7小时以上。
纸质阅读仍是主流汨罗人年均阅读量偏低
坐下来,手里一本书,旁边一杯茶,似乎已是现代人难得的惬意,但对大多数汨罗人来说,读纸质书依然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受访市民的阅读方式中,选择纸质阅读的占53%;选择电子阅读的占11%,两者皆有的占36%。由此看来,在纸质阅读依然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同时,电子阅读也渐成趋势,已经成为我市市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组数据显示,受访的50位市民中平均每年读书超过15本的只有5位,10至15本的6位,有15位受访者每年阅读5至10本书,还有18位则每年读书量少于5本,计算后我们得出这50位市民人均阅读量大约为每年6本。
“我一年到头看不了5本书。”大部分受访市民这样表示,现在网络、手机、电视等渠道获取信息更快,而且信息量大,杂志、书籍等一般是闲暇时间较长才会阅读。而学生群体表示,平时也很少看课外书,多是因为考试需求查阅教辅教材。
而对比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18-70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受访的汨罗市民阅读量并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市民周文斌称,从高中时代起他就有意识地开始读书,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年20本书,这个习惯保持了10多年,但最近这两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各种掌上娱乐的出现,他去年只读了10本书,没有达到目标。“以往每晚睡前的时间都交给了读书,但现在刷刷微博、微信或者玩玩手机游戏就发现该睡觉了,不过通过微博、微信我也看了大量的新闻”,周文斌的手机中装了凤凰新闻、新浪微博、人民日报以及掌阅读书等程序,而每天这些软件自动推送的新闻都是他每天的必读之物。
近八成受访者每天阅读不到1小时理由多为工作忙
在读书时间和数量的调查选项中,我们统计发现,近八成受访者每天阅读不到1小时。调差结果显示,每周阅读用时在1小时之内的受访者有25%;36%的市民每周用于阅读的时间在1至3小时之内;每周平均能保证阅读时间在3至6小时的受访者有18%;超过7小时阅读的受访者占21%。
为什么读书时间这么少?我们在回收问卷时也听到了不少市民的心声,今年31岁的罗女士感叹,“好像七八年没有安安静静读书了。”刚毕业时要全力以赴适应工作和激烈的竞争,之后又结婚生子,每天的生活轨迹“两点一线”,哪里还有时间安心读书?
像罗女士这种情况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大多已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压力大,有的仍在坚持读书,但能空出来的时间已经很少;有的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连续读完一本书了,很多人已经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没拿起一本书来看了。
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业余时间的分配也更加多样化,一位大妈就告诉我们,“我们平时有空最喜欢是跳广场舞,看书看得少。”填写问卷时一位受访者勾选了“工作学习之余有别的情趣爱好”这一选项,他告诉我们,虽然想看书,但因为做生意平时应酬多,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陪客、打麻将上,对此他自己也很无奈。
“没有时间只是个借口吧,主要还是没兴趣,每天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了,有空也只想上上网娱乐一下。”80后白领杨小妹的说法也许更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浮躁的社会,生活的压力,让读书已经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浅阅读”浪潮来袭汨罗人的阅读时间变零碎
汨罗人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品读一本书?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能做到的读者并不多。39%的受访者阅读习惯是“快速浏览”,其中还有称看书时“只挑有用的章节来看”;有近五成受访者会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和批注,但这部分人中能将一本书从头到尾看完的也是少数;令人欣慰的是还有9%受访者表示依然采用“精读”的方式阅读。
专家称,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阅读进入“快餐化”,刷屏阅读、浅尝辄止成为网络时代阅读的流行式。“其实阅读的概念早已不再局限于只是阅读图书,在现在的互联网背景下,你可以看到,在车站等车、在餐厅排队、哪怕是上厕所,都有人拿着手机、IPAD,浏览各种信息,阅读的方式多样化,使得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零碎了。”一位受访的公职人员说。
但是“浅阅读”真的能算阅读吗?在一些爱书之人看来,这种阅读与读书实是两码事。陈婧是一名网络新闻编辑,每天的工作需要浏览大量的新闻,身边的朋友都以为她喜欢电子书,却没想到她只读实体书。
陈婧认为,网络阅读太浮躁、太碎片化、太泛,读完以后没有充实感,而只有静下心来慢阅读才是对作者的尊重,捧着书一页一页地翻才能参透作者的精神,才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所谓的“浅阅读”她觉得,阅读的浅俗化可能反过来诱使文学创作本身向浅俗化方向倾斜,也会使传统文学与经典作品日渐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
对于爱好阅读的人,他们中意的内容是什么?201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大众畅销书还是以小说类、散杂文类、学术文化、名人传记、心理自助、少儿文学为主。从本次调查来看,文学、历史、哲学类人文学科图书最受我市市民青睐,网络小说紧跟其后,还有科普类、与工作相关以及其他类图书分别占比例在10%以上,传统国学类图书则仅占一成不到。
好书太少,谁为我们补给“精神食粮”?
虽然看书的人不少,但目的却可能千差万别。“提升自我修养、消遣娱乐”成受访者读书最主要目的,在共四个选项中选择这两者的受访市民所占比重为78%。“而工作需要”这一目的提及率排第三,为15%。另外,近四成受访者认为读书能让自己“开阔眼界”,26%和23%的受访者觉得读书是自己的“精神食粮”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没有人会否认读书的重要性,而在我们此次的调查中,100%的受访者认为读书对自己有帮助,即使是平时没有读书习惯的受访者也不约而同选择了相关选项。但是在许多人看来,现在好书越来越少了。不少受访人表示,现在的书包装豪华,内容却东拼西凑,价格在上升,内涵在降低。一位从事图书经营销售的受访者则告诉我们,现在的图书内容和质量都不同往昔了,从作者到出版商很多都唯利是图,纯粹地去迎合大众口味。
“我现在读的,多数还是一些旧书。不管去书店还是在网店,看上去琳琅满目,必不可少的腰封告诉你,这是畅销书,那是必读书;这是多少名人一起推荐的,那是超越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可是拿到手里,不说面目可憎吧,也是乏善可陈。”一直还把读书作为最大爱好的黎平,说起现在的图书,连连叹气,“值得读的好书实在太少。”
早在2006年,中宣部等11部门就联合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然而,根据2014年的调查显示,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从此次对汨罗市民读书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建设“书香汨罗”似乎也“道阻且长”。如何让“全民阅读”不仅仅是一个愿景,这也许是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