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古郡零陵:朝阳岩的故事
红网零陵站
 
04-09 15:05
  • 古郡零陵潇水西岸,有一气势雄浑的巨岩,名叫朝阳岩,由于该岩在古城的西边,所以又名西岩。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道州刺史元结途经零陵,系舟岩下,喜其山水秀丽,崖石奇绝,见岩石东向,洞口东开,遂命朝阳岩, 又挥笔作文记之,并作诗赞其胜:“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城廓夹湘岸,岩洞幽奇当郡城。荒芜自古人不见,零陵独有先贤传。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皆相劝。”并刻于石上,以为永志。

  • 在元和元年大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谪永州之后,闲而无事的流寓生活让他一心寄情于自然山水,遁迹于江天野地。于是,柳先生一来到零陵,便踏着元次山的足迹,来到了这潇水河畔的朝阳岩,开始了他对朝阳美景的探究与寻访。这次游历,柳宗元写下了《游朝阳岩二十韵》。以后还写下了《江雪》和《渔翁》。自柳子之后,文人雅士接踵而至者络绎不绝。据统计,仅摩崖题刻就达146方。

  • 上午的太阳一反以往的霸气,似乎有点不太舒服,总想赖在云层里面不肯出来。我趁太阳公公出工不出力的状态,赶紧来到大门洞开的朝阳公园,在靠潇水河畔的凉亭里,面对岚岚雾气之中的潇水河:感觉到她好静好静,静得让我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到她好清好清,清得可以看见河里游弋的小鱼儿;感觉到她好绿好绿,绿得仿佛像是一块无瑕的碧玉。

  • 拐进公园,只见小路弯弯,樟树丛丛,绿荫遮天,公园内几乎没有什么游人,只有园内小卖部的几个承包人员,坐在林荫树下聊天。我悠然地向着岩洞的方向,在密林下沿弯弯曲曲稍有残破的园中小径上转悠。寓贤寺旁,只见进朝阳岩洞的路口一道铁栅栏却被铁将军把守着,原来我来的太早,值班人员还没有赶到。我干脆沿寓贤寺的后墙的一条小径走去,这祠侧有一幢上世纪三十年代修建的二层西式楼房。该楼虽经七、八十年的风风雨雨,而且已经非常破旧,可现在还有人在居住着。

  • 当我再转过寓贤寺时,那铁栅栏已经打开,一对中年男女在铁栅栏清扫院内的落叶,交罢钱进入铁栅栏,映入眼前的是蓝天白云下黄色琉璃瓦的“篆石亭”。明万历年间,永州知府丁儒,将朝阳岩亭榭修葺一新。他认为“凡零陵对岸西岩一里之内,下皆崆峒,山泽通气,匪虚而何?便将朝阳岩西山命名为零虚山。岩体由顶山、上洞、中洞、侧洞四部分组成。中洞即为朝阳岩,又名流香洞。洞中左右石壁形如半环,有泉水自岩石中流出,水声淙淙,至冬不涸,泻入洞前的潇水河。幽岩深洞,石奇水清,遂有绝胜之名。

  • 从亭子下的空隙趴到石崖边,我冒险拍下了由时任永州知府的杨翰,他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于其东侧石上补刻元结《朝阳岩铭》及《游朝阳岩诗》,字为篆体,由当时书法家邓守之所书。又于西壁补刻宋黄庭坚《游朝阳岩》诗及其画像。我沿岩顶循石级而下至上洞,上洞为一通透式的石窟,人称“一窍天”。

  • 从上洞出过一拱门,沿崖而下约岩磴数十级便到了中洞。中洞洞口内,岩路平坦,被人踏得油光发亮,刻满了岩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古诗文。洞口呈椭圆形,有如张开的蛙嘴,高约二丈。洞内曲径蜿蜒,怪石横道,或兀然耸立,或故然斜卧,宽处有如大厅,窄时只可容人。洞内泉水叮咚,细流涓涓,常年不断,四季如一,如鸣佩环,舒缓流淌。

  • 我站在洞前向东方眺望,巍巍群山被厚厚的云层挤压得不见了踪影。岩石下是从南边浩浩汤汤流过来碧绿碧绿的潇水,不远处的渔舟在荡起层层波光的河上面时隐时现。想当年那些循着元结的笑声纷至沓来的如柳宗元、黄庭坚、杨翰、何绍基、吴大澂等大家们,他们在这里留下无数动人的故事,更是留下了这些宝贵的不朽艺术珍品。虽然潇水河对岸旧时的城郭已不复存在,新修的沿江大道却像一条长龙,随潇水河蜿然北去。鳞次栉比的高楼也正在拔地而起,南津渡大桥与东风大桥犹如两道彩虹横跨在潇水河上,让我感觉到一个和谐发展的富裕繁荣的新零陵正在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