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4月7日报道 4月5日,清明节,浓雾锁山腰,细雨润万物。记者一行3人驱车前往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看花开花谢,听洞中流水,睹嫩芽吮春。
记者从319国道边新修的村大门进入一组,与几个做村里工程建设的人进行简短交流后,慢慢前行,想籍此一睹以往十八洞“锁在深闺”的村容。在2组通往3组,位于一代销点下方一块较宽阔的坪场上,由于记者对道路不熟,又处视觉盲区,车辆的右前轮不知觉突然陷进了路中的沟坑,动弹不得!
记者下车环视,硬化的坪场中间有一条排水沟。为便于流水清淤,水沟上留有几个口子,大小一字排开,口径足以“吞掉”小车的轮子。在人生地不熟,又不完全听懂当地语言的十八洞村,记者犯困了!以至想到了用吊车来解救“犯困”的小车。
在记者一筹莫展之际,一路人见状,他没多说一句话,当即放下自己的行囊,从代销点附近找来一根腕口粗的木头,又从路边搬来碎石,帮记者撬车。准备工作就绪后,他将木头的一头插入轮毂,下面垫上石头,一边用力往下压,运用撬杠原理进行简单的撬车。用力按压,孰知这根木头因干燥腐化,断了!这次撬车以失败告终。
见状,又聚拢来两个村民。三人似乎早已分工,两人找来两根大木头,一人再搬来一些石头,对陷轮施以同样的方法。这次,终有效果,轮子被撬起来了。这时,他们仨一人按住撬杠不放,一人往水沟里塞石头,一人用木头垫住轮子,并催促记者发动车。记者上车点火,轻点前行油门,陷进坑中的右前轮终于脱离了困境。
车停“安全地带”后,三位村民又自觉地把找来的木头搬回了原处,清理了垫在路上、填在沟里的岩石,恢复了坪场的模样。细雨蒙蒙中,记者看到,三人的双手沾满了黄泥,他们还敦促记者快到路边坎下的池里洗手。
记者此时已完全释怀!当即采访得知,他们仨都是2组人,名字是:隆正加、施再成、隆新付。
最先见到此景又帮忙的是隆正加,在他那三开间的木房里,记者看到,房屋依山而建,视野开阔,显得古老、淳朴、悠然。年方50的他从衣柜背后慢慢拿出一箱还裹着薄膜的水果叫记者吃,并取出大女儿的艺术照与记者一行分享,眼里充满了幸福。他告诉记者:“以前,也有不少小车轮子陷进去过,为了安全起见,希望村里想办法盖下水沟上的几个口子。”谈到帮忙这事,隆正加毫不犹豫:“若遇到这些事,别人有困难时,我都会主动帮忙的,而且会一直做下去。”
十八洞撬车,撬起的是一种文明,托起的是一种希望。(记者 龙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