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河北威县一村民集资6万元为52名无名英烈建陵园
中新网
 
04-03 19:42

河北威县一村民集资6万元为52名无名英烈建陵园(图)

马东春老人在新建的无名英雄碑前。

中新网邢台4月3日报道“我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把这52名英烈聚在一起,让他们有个家,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子孙忘记了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河北威县东赵村67岁老人马东春3日对记者说。

抗日战争末期到解放战争初期,威县东赵村曾是我人民子弟兵一所战地医院的驻地,先后七八十位战士因重伤牺牲在此,死后葬于村东河堤上。60年间,部分战士遗骨被亲人接走,但仍有52位烈士长眠于此。自2013年,威县东赵村67岁老人马东春带领村民自筹资金6万元为52名烈士修建陵园,为逝去的英烈安家,让后代子孙铭记这段历史。

据马东春回忆,1947年,马东春的父亲马尚贤带领村里50多名村民参加华野野战军,奔赴前线作战,后因身体原因,马尚贤从部队返回老家。在战场上,马尚贤看到很多战友壮烈牺牲,回到家乡后他对儿子马东春说,“一定要把牺牲在咱们家乡的战士安葬好。”父亲的话,马东春时时系在心头。

3日,中新网记者来到河北省威县东赵村。村里老年人还依稀记得,1944年冬,八路军在邯郸大名县小滩龙王庙一带遭遇日军,战斗打的很残酷,很多伤员就住在东赵村,很多伤员重伤不治后埋在村东的河堤上。当时部队的保密性非常好,关于部队的番号,从来没有人透露,村民只记得他们的臂章上写着八路军。由于部队作战不断有伤员送到这里救治,东赵村就成了前方部队的战地医院。

今年79岁的老人马尚林告诉记者,当时的团长赵子炎(音)就住在他家里。“他在这住的时候是1945年的冬天到1946年10月,赵团长40多岁,个子不高,是个长脸,警卫员叫闫成义(音),马夫叫田文柱(音)。团长经常在院里坐着,我上学回来还跟我打个招呼。”马尚林说,当时还有个指导员叫曹福田(音),后来牺牲了,他的奶奶捐出了自己的柏木棺材,就埋在村东。

2011年,63岁的马东春把自己的想法跟村民们沟通,全村村民表示赞同。他带头捐款并发动儿女、亲朋、好友、全村村民,很快,你家100元、他家200元……村民们共筹集了6万多元。2013年,马东春多次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威县民政局对该项目拨款25万元,陵园顺利破土动工。

在马东春老人的陪同下,记者走进了这个已初具规模的陵园,陵园门口的迎壁上写着“战地医院纪念园”。走进院内,西北角的纪念碑上写着“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庄严肃穆,让人起敬。陵园分东西两个院,东院院墙已建成,西院除东墙与东园合用一堵墙外,其它三面墙高约1米,院内种植着一株株小松柏在风中摇摆。

记者在威县民政局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解放战争时期,东赵村曾是战地医院所在地,共有七八十位烈士埋在该村,现仍有无名烈士墓50多座。

据马东春介绍,这些战士安葬后,60年间有部分战士的遗骨被接走,目前有52名战士长眠在此地。“当年村里保留着烈士名单,后来村里发大水找不着了,有记载的只有指导员曹福田,其余的都成了无名烈士。我曾经四处走访,找到了时任3纵7旅21团2营5连班长路风云后人,证实曾在东赵村伤愈出院,1947年退伍。”

“现在陵园已经有了初步规模,我打算把烈士们都接进陵园里,把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有个家,我要为烈士们立碑、修志,将这里建成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场所,让先烈的精神世代相传,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子孙忘记了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马东春说。(张鹏翔 李铁锤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