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祁阳小调:最具民族性和民间性的“国粹”艺术
永州日报
 
03-30 13:55

永州日报3月30日报道  祁阳小调是一种曲艺节目,它发源于祁阳,在明清时期鼎盛,民间,祁阳小调还有“小阳雀”的美誉。

祁阳小调历史悠久,究竟起源于何时,却并无确切记载,本地人普遍认为,祁阳小调兴盛于明清。但是,早在唐朝时期,柳宗元贬谪永州,在文章中写下了“俗尚韶歌”的文字;清《永州府志》在风物志篇也注明本地“俗尚弦歌”,这种“韶歌”、“ 弦歌”就是流行于当时村坊间的小曲。

祁阳小调和其它曲艺一样,都是以其浓郁的地方风格被认为是最具民族性和民间性的“国粹”艺术,不论在唱词、唱腔、乐谱、衬词、语言上,都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文化的传统和优秀品格,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我独有的艺术形式。

祁阳小调属于演唱、演说类。隋唐时代,以演唱、演说形式出现的剧目就非常发达,并盛行于庙会、节日、街巷、乡野,为百姓所倾心。这是因为演唱演说曲艺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发展与准备过程,才逐步形成了它的发达与品位。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土了一尊西汉时期陶制蹲式击鼓“说唱俑”,1963年在四川再次出土一尊东汉时期陶制立式击鼓“说唱俑”, 1979年在江苏扬州出土了两尊西汉时期木质坐式“说唱俑”。从说唱俑的出土,可以客观地看到祁阳小调的形成与说唱俑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依此推断,祁阳小调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到了唐宋,祁阳小调已经颇具规模和形式,风行速度也在加快,技巧要求也更高超了。柳宗元贬谪永州,耳闻目睹了永州人“俗尚韶歌”。

明代,是祁阳小调在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重大意义的跨时代。它在词性与乐谱上继承了前代的优良品质而继续发展,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艺人。这一时期的艺人,在演唱演说中,完全摒弃了傩戏“出脸子”的动作和腔调,于是,祁阳小调的范畴又一次囊括在新崛起的曲艺品种中。

清代是中国曲艺发展的顶峰。主要标志为:一是前代流传下来的诸多曲种,在各地流行过程中,与当地文化和群众的审美习惯逐步结合,众多曲种,在清代都已经发展定型。二是不同地域与不同曲种之间的艺术交流,以及曲种在艺术性上的裂变与整合十分普遍。祁阳小调在定型后,衍生出了打钱鞭、对子调、地花鼓、灯调、牵狮子等剧种,这些剧种在发展演变中,不断融合碰撞,不仅自身像花儿一样盛开,还促成了新的剧种,零陵花鼓戏就是在打钱鞭、花灯调、牵狮子、地花鼓、对子调的基础上,巧妙糅合,走向了戏曲化的转换,为中国戏剧多元化做出了贡献。三是节目和名艺人不断涌现,名家辈出。《五更留郎》、《采花调》、《敬郎三杯酒》、《闹五更》代表了当时最高祁阳小调创作成就。大量女艺人也在此时开始崛起,唱词与曲谱之间更加注重音乐的美感,使祁阳小调一直处于鼎盛阶段。进入上世纪二十年代后,祁阳小调的发展和壮大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影响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名艺人杨梅生、石和尚、朱敦祥等是这个世纪最具有深远影响的祁阳小调表演艺术家,为祁阳小调的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

祁阳小调在历史上曾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淫曲”,但是,由于它具有生活化,有情有趣,地方语言和地方风味浓厚的特点,加之祁阳小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极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传留至今,仍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毛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