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干部联组包户抓产业 泸溪县村民"家门口"赚钱
2015-03-19 09:48:27
  
红网

湖南日报3月19日讯  三月,湘西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把山野渲染得生气勃勃。

马王溪共368户人家,2014年实现总产值9600多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85万元,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121户。该村先后荣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五个好”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湘西第一村”。

干部联组包户抓产业

站在村口,村党支书石泽林介绍说,马王溪村以村党支部委员会为核心,分为党支部、村委会两列工作体系,在党支部和村委会下均分列三级工作层级。全村49名党员干部均以联组包户的方式明确规定了各自的工作责任和任务,实行工资报酬与绩效考核挂钩,工作不完成,年终不兑现。

在马王溪村的千亩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里,红艳艳的草莓铺满了16个大棚。草莓种植户杨刚水告诉记者,草莓成熟时,前来采摘的城里客人一天达到80多人次,收入6000余元。

杨刚水是外村人,曾在北京一家农场学习草莓种植技术。2013年,他回乡不久,马王溪村党支部书记石泽林5次上门,邀请他来种草莓。杨刚水来到了马王溪。

资金欠缺,石泽林垫资7万元,从村里流转土地20余亩,村主任周望喜又拿出资金1万余元用于前期的投入。石泽林多次跑县相关部门,从县扶贫办争取了18万元用于大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石泽林说:“把杨刚水引进来,不仅是他要做好草莓产业,还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把草莓产业做成家家户户的产业。”

该村还探索建立了党小组设置在产业上的模式,工业、种植、养殖等8个产业都建立了党小组。党小组成员既抓产业落地,又搞科技对接,办好示范样板。目前,全村已建成椪柑精品园区、畜牧养殖小区、百亩育苗标准园。

“我们都在家门口上班”

村民孙爱华在本村的鑫隆紫砂陶瓷厂上班4年多了。这里是“计件制”,什么时候忙完家里的活,就来厂里“摸两手”,每个月可以挣得3000元左右的收入。

流水线上,正在制作紫砂酒瓶的她很满足现在的生活:“家里的门路做得了,还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上下班。”一旁正在从泥塑模子里取酒瓶胚子的莫有玉说:“在家门口做事,老人和伢儿都照顾得到。”

紫砂陶瓷厂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几十人的小厂房发展成为年产值5000万元的企业,产品远销安徽、浙江等地,村里260人在厂里上班。

“在家门口上班的人,不光在陶瓷厂,还有果园、菜园。”周望喜介绍,村里800余亩土地统一租给了果园老板。“村民不仅有租地收入,又能在果园里干活,再拿一份‘工资’”。每年,光西瓜基地支付村民工资就达80万元。

村里经济发展了,村子面貌一新。在马王溪村小学工作了20多年的向庭兴老师感慨地说:“多年前,学校只有一栋茅草房,如今已拥有标准化教学楼、信息化教学仪电室、标准化塑胶跑道、宽敞的幼儿园、学生宿舍和食堂。村里还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制订《村规民约》,评选表彰“五好家庭”和“好婆媳”,邻里友爱、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蔚然成风。”

“这些日子,溪边山坡上要全部栽上桃树,以后游客可以观赏桃花了。”周望喜对村里的发展信心满满,“我们这里,将是新的‘桃花源’!”(记者 张湘河 通讯员 向晓玲 黄海龙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