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 3月14日天蒙蒙亮,新邵县太芝庙乡冷水村68岁的陈桥庚就起床了。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屋门前的马路。
这个习惯,陈桥庚坚持很久了。在马路上一路走下来,他总会格外精神些——这条长约300米的马路是他一手操持修筑的。每天看着这条连通村道的路,他心中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住在附近的其7户人家对他心存感激:马路拉通,让我们出行更方便了。
当然,让大伙对陈桥庚点赞的事不尽于此……
马路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陈桥庚是新邵县的水库移民。1978年,因为修建尧虞塘水库的需要,他们一家被安排迁移至雀塘镇,但是他割舍不了心中的那份乡愁,最终选择内迁来到冷水村。
冷水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2002年以前,从村里去乡里,去陈家坊镇都要走很长一段山路,直至2007年,村里才通了水泥马路。
2007年,村道通了,但是,村道并未通向自己所在的6组,全组8户居民出行依然靠一条羊肠小山路,十分不便。这时,他心中有了修路的念头。
要修路,势必要占用别人的土地,这就要求陈桥庚必须拿土地交换。然而,在内迁时,陈桥庚没有分到责任田、土。没有田地交换,让别人免费支援土地修路,并不现实,这也让他修马路的念头只能被压抑着。
时光荏苒。经过30多年的风雨侵蚀,陈桥庚1978年建的土砖房成了危房,迫切需要重建新房。一想到没有路,建筑材料无法运送,加上邻居们时常抱怨没有马路不方便,这促使他修路的念头再次涌起,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换到土地修路。
最终,陈桥庚将自家几乎所有的责任山与村民做交换。2013年7月,在最后一块土地成功交换后,陈桥庚迅速叫来挖机施工修路。
陈桥庚原为锯木工,1999年,一次意外摔伤,让他背部受伤,再也干不了重活,从此也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修路,这次他拿出了自己准备用来养老的全部积蓄3万多元钱。
施工开始后,陈桥庚就守在工地上了,连续10余天把心思都放在修路上去。期间,为了节省费用,陈桥庚还忍着背痛,顶着烈日挑路面石块,挖掘排水沟渠等,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压缩炮机、挖机施工的费用。
近些年里,物价、工钱上涨较快,挖机、炮机的施工很快就耗完了3万多元钱。
此时的陈桥庚完全可以向其他受益村民募集资金,不过,他觉得修这条路是自己的主意,更重要的事,其他村民也不宽裕,因而他并没有想过向其他村民募集资金。正因此,修路施工马上就要陷入停滞。幸运的是,县移民局得知此事后,拨款20000元予以帮助。
通过约半个月的施工,一条长约300米的毛马路展现在陈桥庚等人面前。不久后,他就利用这条马路运送建筑材料,盖上了一栋两层高的红砖房。
自来水进了村民家
在邻居谢村香的眼中,陈桥庚引自来水入户时的事迹,也让她记忆犹新。
以往,陈桥庚等人要喝饮用水,必须到将近1公里远的一个井里挑水。如今,常年在家的都是老人,马路尚未拉通,他们挑水格外艰辛,陈桥庚就多次看到有邻居在挑水时摔跤、受伤。
陈桥庚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一直想要找一个办法来解决喝水难的问题。2013年11月,在一次和邻居聊天时,邻居感叹,如果能把山那边的山泉水引过来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邻居的一番话让陈桥庚茅塞顿开:是啊,山那边的地势高,完全可以把山泉水引过来,村民就能用上了自来水,喝水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他说做就做,找到周边数户居民一起商量引山泉水入户的事。
不过,有邻居泼了冷水:山泉水距离较远,直线距离都有1公里,除了接水管,还要修蓄水池,材料、人工费用不少,工程量也不小,在家的基本上是年迈的老人,或是生病在家,均无法干重活,大多家庭也并不宽裕,引水入户难。
此时,陈桥庚刚刚将全部积蓄投入到修马路中,也是囊中羞涩。不过,他觉得引山泉水的事情不能老是拖下去,他毅然表态,整个工程不用请其他人,附近住户家境稍好的出点钱,有劳动能力的则出点力就行。
见陈桥庚态度坚决,邻居们也纷纷同意进行引山泉水入户的计划。当月,数户条件稍微好的家庭各出1000元钱,购买了水管、水泥、砂石等材料。而陈桥庚和另外一户村民则负责出工引山泉水,修筑蓄水池。
为了选取最合适的接水口,陈桥庚沿着小溪来回不知道有多少次。山上都是灌木丛,没有路,他就用柴刀砍出一条路来,扛着水管到接水口。身上被荆棘划了不少血印子,衣服也破了不少的洞。
在修建蓄水池时,因为没有通车,50吨的水泥、卵石、砂子及其他建筑材料只能放在离施工点600米的山脚下。而参加施工的只有陈桥庚两口子和邻居谢村香。
为了尽快建好蓄水池,本来不能挑担子的他,也一次挑上了二三十公斤重的担子。硬扛上担子后,他的背剧痛,他就挑几米,然后休息2分钟,待背痛缓解一点后,再走几米。一天下来,陈桥庚一身酸痛,第二天几乎下不了床。但是,到了第三天,又一次前往工地挑材料。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蓄水池修建好,不久之后,汩汩清澈的山泉水从这里流向了6组的各家各户。在拧开自来水龙头,看到山泉水流出的那一刻,陈桥庚的眼角渗出了激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