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匆匆80载 听失散老红军讲过去的故事
2015-02-03 09:07:11
  
红网

23490

田官文老人在给人武部官兵讲述自己的红史

23491

田官文老人在给小男孩诊治脖子上的硬胞

23492

人武部干部饶武斌一行看望张桂香老人

23494

张桂香老人手臂上还存留的伤疤

湘西网2月3日讯1月27日,永顺县人武部干部一行走访慰问了失散老红军田官文和张桂香老人,并详细了解了他们当年参加红军的经历。

失散老红军田官文

田官文,今年97岁,系永顺县泽家镇玖水村人。1934年冬在泽家镇的夹树塘参加红军,属红二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三营二连,团长吴正清,营长姓陈,连长覃天干,排长全中和。打过保靖龙溪坪的彭腾辽、泽家土的彭善美、列夕的黄庭丰等土豪。1935年三月在永顺小井与国民党省军打了一仗,因敌强我弱,部队被打散而回家。证明人:李玉和(泽家镇柏杨乡若西村湖八车组,一起参加红军)、彭顺秀(泽家镇玖水村下寨组,一同参加红军)。

走进田官文老人的家,正好碰到老人在给小男孩看脖子上的一个硬胞。如今老人已经97岁高龄,但是耳不聋眼不瞎身体很健康,还能给小孩子拿脉看病,并且分文不收,是十里八乡的“老菩萨”。坐在火塘边,老人给我们讲起了以前打仗的故事,虽已过80年之久,但是老人对当年的事情仍是记忆犹新,而且思路非常清晰。

“不打田驼子,专抓向瞎子,”老人笑着告诉我们,“这句话说的是1934年贺龙带领部队打土匪时编的一句顺口溜。有田、向两个司令,田司令想投靠红军,打仗时子弹朝天开不打我们,我们也放空枪,而向司令却把我们往死里打,我们也就使劲跟他打。后来我们联合田司令一起收拾了向司令。

35年3月份,上面下命令要我们去解放重庆,但是被县武装部史新舟、史新武知道后,就联合国民党省军在小井截杀我们,等我们的部队一进壕沟就开始用机枪扫射我们,然后贺龙就喊:‘莫跑!趴到起!’但是因为当时情况混乱,好多又都是新兵,所以死了好多人。我那时才十五六岁,没有枪就拿了把柴刀躲在大树桩底下,当时有一个老兵就跟我讲,叫我不要出去,等仗打完了清理战场时再出来。然后他们几个人就去抢敌人的机枪,当时只听到响了三枪,机关枪就被抢到了,但是后来等到天黑都没有人清理战场,我知道肯定是打败了。我拿着刀悄悄爬出来一看,横七竖八的死了好多人,当时心里很害怕,还哭了一阵,心里想,这死人到是不怕就怕还有活着的敌人。部队是找不到了,于是我只好回了家。

解放后我当过宣传员,当过队长,宣传‘男女平等、女人半边天、婚姻自由’,那时有个老头儿死了老婆,有个老婆婆死了男人,两个人就想住在一起有个伴,后来被别人用胡桶(拍打谷子的大方桶)扛了(盖在里面)。后来我知道了,就把他们放了,还叫他们第二天到区里打了条子领了结婚证,老两口很感谢我。那时妇女很受压迫,‘嫁到猪跟猪走,嫁了牛跟牛走,嫁个岩头抱起走’这可是真实的呐。

再后来,上面有领导来调查我,问我是不是当过红军?是不是跟贺龙干过?还晓得哪些人当过红军?我当时是不敢承认的,怕被批斗成土匪。后来领导跟我讲,已经有人给我证明身份了,政府现在也有政策,说我们吃过苦打过仗,现在给我们一点生活补助,这样我才承认当过红军。从87年开始,我们就一直有生活补助。

我现在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以前是从来没想过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所以我经常教育我的子孙要有良心,尽心待人,不偷不抢,不管是做人还是当官都要光明正大,不腐不贪。”

和老人交谈了一个多小时,真是述不完打仗的故事,听不够过去的事情,老人不紧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也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失散老红军张桂香

张桂香,96岁,家住永顺县毛坝乡团结村。原籍湖北省宣恩县李家河村。1934年8月参加红军女儿队,1935年因伤被俘与部队失散。证明人:向庭生(当时在国民党当通讯员,正是抓张桂香的部队)、黄金玉(李家河区车和村人,与张桂香同乡),下面是老人回忆自己的当兵经过。

“民国二十三年,我在本乡姓黄的一户人家做童养媳,红军来了后,就住在我们村里,红军的同志听说了我的事情,就动员我去参加红军女儿队。到部队后,因为我只有15岁,就给红军洗菜、洗衣服、烧开水、送开水,救护伤员和给有重病的人送水送饭,当时和红军一起住在腊树园村。后来部队开到咸丰县,在忠堡和敌人打了一仗,我的手臂被子弹打到,流了好多血,取子弹的时候我的眼泪都痛出来了。

第二年,在龙山弯塘里又跟国民党打了一仗,因为敌人武器好一些,人又多,我们打败了,大部队往前开去了,我因为头部受枪伤(额头上现在还遗留有弹片没取出)在老乡家里养伤,被国民党捉住了。是有一个叫何来生的人看守我,我被关了好几天,后来我假装要解小手(小便),就趁他不注意跑脱了。后来我跑到了龙山城区的全家湾,被当地人卡住了,逼着我跟一个姓全的男人结了婚。住了几个月后,有几个永顺的岩匠在村里开岩棚取石头,后来讲熟了,他们很同情我就把我带走了,来到了永顺县毛坝乡兴隆村。”

老人一生命运坎坷,小时候做过童养媳,参加红军时又先后三次受枪伤,与部队离散后命运不幸家境不济生活十分贫困,老人说幸好政府没有忘记像我们这样的老兵,每个月还发给我补助,过年过节还来看我,送钱送粮帮助我解决生活的困难......说着老人热泪盈眶。

战争的岁月已慢慢逝去,健在的也只剩下聊聊几个当年的红小鬼,想起当年苦难的日子,虽已时隔80载,以至于老人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却怎么也不会忘记当年打仗的事情。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要永远传承的信仰和文明。(通讯员 饶武斌 王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