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湘西老故事 永顺土司信仰多神
2015-01-23 09:48:27
  
红网

23117

彭氏宗祠。

《永顺宣慰司志》关于祠庙记叙如下:

玉极殿 在司治东南二里,有山,名具祖山,建殿。崇奉玉帝。

崇圣殿 在玉极殿后,次建殿。崇奉玄帝。(笔者注:玄帝,道家崇拜偶像。)

水府洞 在司治东南,龙洞前。太子太保、左都督彭弘海新建楼阁,上崇三宫,下崇许祖。(笔者注:三宫,即天、地、水;许祖,即许真君,道教崇敬偶像。)

观音阁 在司治南(下缺文)。(笔者注:据民国《永顺县志》载:南三里石佛山下。内观音大像为铜铸。内设一钟,铭曰:“维虚有容,厥声斯洪;随其所扣,应之无穷;以启昭昭,以觉梦梦;晨昏之节,永惟茂功。”)

城隍祠 在五显(旁),祀城隍大王。

福民庙 在白砂溪内。原祖建祠以祀五谷神。每年正月十五日,传调合属军民于渔渡街,州上摆列对伍以伺,亲临点阅后躬诣本庙参谒,令巫人卜筶,一以祈当年之丰熟,二以祈合属之清安。至十月十一,仍照前例,报答本年丰稔宁谧。岁以为常。

八部庙 在司治前江西岸凹内。古设庙以祀八部大神。每年正月初一,巫祀,试(弑)白水牛,以祈一年休祥。

伏波庙 在会溪。崇祀新息侯伏波马王。(笔者注:伏波马王,即马援,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取其伏波寓意,沅、酉等水域码头均设“伏波庙(宫)”。以祈平安。)

社会坛 在司治东南那乃浦岸。每年遇春秋二社,椎牛以祀。原无祠。(笔者注:社,即土神。)

稷神坛 在锡帽山。前原有坛。每年祈祀其神,常有人见穿红袍、戴乌幞头。(笔者注:稷神即五谷神。)

吴着祠 在司治左半坡街,建祠以祀古之土老吴着送。(笔者注:送,即王之意思。溪州土司也多有姓名之后加送的,也有记音为宠、踵者。)

《司志》所记祠庙共计11处。民国版《永顺县志》司城祠庙项目中未记八部庙、伏波庙、社会坛、稷神坛4处,而另记了6处。如下:

五显祠 在圣英殿后,祭祀五显灵官。(笔者注:灵官即道家信奉之神,三十六天将中的首席王元帅。不平之事则盟誓于前。)

将军山庙 又名神武祠。在司治将军山。敬祀关帝。

彭氏宗祠 在司治公廨右侧。祠内设历代土司宣慰使塑像。每当祀日,倾城而出。

世忠堂 在司治城内。祭祀彭氏祖先,有四忠堂铭。

祖师殿 在司治东南太平山下。殿内神像四十余尊,主要供奉张天师。

崇正殿 在司治东南,玉极殿后。(笔者注:此殿是否就是《司志》所记之《崇圣殿》?因方位相同,待考。)

从上面所记载的十几处祠庙,我认为,从历史的角度,可进行如下分析:

一、司城地处崇山峻岭、交通闭塞的灵溪河畔,居然出现了衙署、祠庙两大群落,终日里晨钟暮鼓,灯红烟缕,祭祀者,祈福者,踏着巫师的唱和洪亮的笙乐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司城及其属地民族文化的缩影。

二、这十几处祠庙建筑时期从后晋经宋元明至清代早期,有七百年左右的历史。老资格是祖师殿,其余多为明代所建。体现了好几个朝代的流行风格。从现存的祖师殿、彭氏宗祠建造规模与风格来揣测,总的来说,这些祠庙均为木质结构,干栏式,有柱、梁、椽等构件,四角翘楚,以板做墙,铺板为地,门窗均有雕刻装饰,组成了一幅历史长卷。展示了几个朝代尤以鼎盛时期明代的建筑艺术和工匠的建造工艺。其中所塑神像,大多为铜铸,它又折射了当时冶炼矿石的技艺已达相当高的水准。这是老司城文化现象中具有物质形态的构成要素。

三、从这些祠堂所敬祀膜拜的主体对象得知,各级土司集团和当地民族信奉是多元化,似乎没有权教合一的特点。永顺土司信仰什么?初步结论是信仰天地水谷,信仰祖先,信仰道教,信仰英雄人物,亦有信仰佛教的,但前面的四种信仰为主流信奉意识,崇尚自然,崇敬祖先和英雄人物。在土家族的大小摆手堂里为何供奉爵主(宣慰使)、向老官人(土司文官)、努力嘎巴(土司武官)等,可以从司治的祠庙文化中找到源流。这又从宗教信仰方面丰富了土司文化的内涵。(文/刘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