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岳麓站8月26日讯(分站记者 王艳明 瞿辰 通讯员 唐仙蕾)“‘七七’事变后,我的父亲和哥哥先后参加入共产党、八路军,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我于1943年参加了革命。从那时起,延安就成了我心中的灯塔。”苗植田在回忆录《清凉山上的回忆》中这样写道。
今年87岁高龄的苗植田是河北阜平人,抗战期间在新华社从事中文译电科工作。“当我们翻译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时,大家就拿着电报一路跑,一路喊‘胜利啦,抗战胜利啦,日本投降啦’,瞬间整个清凉山都沸腾了。”时间过去70年,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苗植田激动不已。
“抗战的这些亲身经历,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信念,增强了我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苗植田如是说。
15岁入党,17岁见证抗战胜利历史时刻
“我父亲是共产党员,我哥哥1934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他是八路军。”自小受到父亲和哥哥革命精神的熏陶,1945年,苗植田放弃小学教员的工作加入到抗战队伍中来。
1945年初,在组织安排下,苗植田一行40余人从晋察冀中央分局所在地河北阜平县史家寨出发,经过日伪统治区的封锁沟、铁路线,穿过晋绥边区。
“日本鬼子守铁路,三里路一个炮楼,敌军的巡逻车半个小时一次,来来回回,我们要在这个空隙穿去。”苗植田回忆,通往延安的道路敌军重重,一不留神就会遭遇危险。
“当时我们的精神都是高度紧张,当巡逻车过来的时候,我们就趴在旁边地上,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等它一走,就立刻爬过去,过了这个关卡,再赶紧快跑。”苗植田介绍说,“那时候很艰苦,走路走得腿脚都不听使唤,但幸运的是最后顺利到达了延安。”
当时,抗日战争已到了争取最后胜利的阶段。为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各机关需要增加工作人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具备高小文化水平的苗植田被分配到新华社中文译电科工作。
1945年8月10日晚上,年仅17岁的苗植田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当我们译电科同志翻译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时,整个清凉山都沸腾了。大家拿着电报一路大喊着向《解放日报》编辑部的窑洞跑去。我们迫不及待的要把这消息告诉亿万中国同胞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苗植田仍激动不已。
“第二天晚上,延安南门外新市场上便出现了群众自发举行的庆祝活动。卖水果的农民把成筐的红果子拿起来抛向空中,喊着让人们吃胜利果实。有的学校的学生把棉花掏出来,扎在棍子上,蘸着煤油点起火把来在大街上游行,瞬间整个延安都沸腾了。”
苗植田的回忆录里真实地记录了抗战胜利的欢庆时刻。这一刻,经历战火与苦难洗礼的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迎接崭新生活。
坚定信念,爱国情怀传承子孙后代
新中国成立后,苗植田先后任河南省公安厅机要股长、湖南省公安厅机要股长、中国湖南省委机要处秘书科长及湖南省行政学院班主任、中国科学院长沙矿冶研究院人事科长等职务。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22年时间身处逆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苗植田得到平反。1979年,担任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行政科长、技术档案科长。1984年8月,正式离休。
如今,苗植田老两口居住在长沙岳麓区岳麓街道科学村社区,两个儿子都已退休,孙女孙子也有自己的事业。为此,苗老感到很幸福,他说:“我老了,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了,能做的就是教育好这些子孙晚辈,告诉他们可以不大富大贵,但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清廉、正直。”
49寸的彩电摆在矮柜上,款式简单的木质沙发临墙放置,房间里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走进苗植田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么多年他始终坚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他说,那时在延安,物质生活条件艰苦,但大家都很愉快,很有干劲,这根植于中华儿女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
虽然年近九旬,苗植田依然坚持看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他说:“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安定幸福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