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胜利|1946年“芷江受降城”建设内幕
红网
 
08-11 11:06

红网芷江站8月11日讯(通讯员 刘楚才)70年前,日本广播裕仁天皇《终战诏书》,接受中美英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21-23日,中日双方在湖南芷江七里桥举行了举世瞩目的芷江受降。8月10日,芷江档案馆首次公布了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复湖南省参议院创建芷江受降堂案及国民政府建设“芷江受降城”档案。

图为:芷江民国档案1-2-633号芷江受降城设计草案内容

据了解,1946年6月25日,湖南省参议员唐振之、李连章提出《提为纪念受降大典请建芷江受降堂,以垂久远而壮中外观瞻》之议案,以参议字71号公函呈请国民政府内政部,内政部再函国防部议复,国防部准此函复。查修建芷江受降堂理由:芷江雄踞舞水上游,绾毂滇黔孔道,山明水秀,代有名贤,抗战军兴建筑机场,设立学校,为政治文化之重镇,而雪峰山战役,奠定全盘胜利之局,芷江名声更蜚声遐迩,泪乎敌寇服,又成为结束战事之受降名城,巩固民族复兴之基础,尤属史无。

图为:1946年6月25日湖南省参议会向行政院建议创建芷江受降堂案及交行政院内政部议复档案

1946年12月18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电令湖南省政府,正式命名在抗日战争中损失最惨重、贡献最大的衡阳市作为“衡阳抗战纪念城”、把芷江作为“受降纪念城”来建设。1947年5月5日,芷江县政府县长杨化育、省府设计员陈誉膺根据中央都市规划法新建城市须分区规划之规定,亲自起草了芷江受降城设计草案,共有文字18页,设计图纸2张。其内容主要有:一受降纪念意义;二受降城设计建设内容。三、建筑总费用预算286亿元(法币)。

图为:芷江受降公园设计图

新老城区规划面积72平方市里(27000亩)。根据所附《芷江受降公园设计图》和《芷江城区扩展设计图》规划,受降纪念公园选址城东七里桥,面积5400市方丈(90亩)。沿西北至东南中轴线布局,依次为受降纪念塔、受降堂、无名英雄铜像、凯旋门。芷江城区分为老城区(文化行政商业住宅)、新市区(工业)、预留区,满足30年之规划。详尽规划了湘黔铁路芷江站、新汽车站、城区道路、下水道,并在城内中山公园建抗战纪念馆及最高领袖铜像、在新桥头广场建何总司令铜像、在河西(下菜园)火车站广场建抗战胜利纪念碑,在七里桥空军房屋建抗战军人遗族学校。

图为:1947年8月30日落成的芷江受降纪念坊落成典礼仪式合影

因国共内战,国民政府财政拮据,仅拨款285万元(法币),于1947年8月在七里桥竣工修建了国内唯一的纪念抗战的血字“受降纪念坊”。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纷纷题联,蒋介石题“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镌刻于牌坊正中。而芷江受降城其他项目不得不放弃建设,而成为历史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