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讯 随着高考临近,针对高考的各种诈骗违法活动开始增多。考生和家长对收取费用的活动应高度警惕,对各类招生信息慎识别、多考察。
据了解,高考诈骗活动高发在高考前夕、录取前夕和录取中3个阶段,诈骗分子常用以下几种“花招”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虚假信息诈骗。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聊天,向考生、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实施诈骗。
“特殊关系”诈骗。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谎称自己是某校招生代理人员,或声称自己与高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可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
伪造证书诈骗。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骗子的银行账号。
军校招收地方生诈骗。诈骗分子谎称军校有地方指标,可以成为部队学员。有的犯罪团伙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办假军校从中牟利。
自主招生和定向招生诈骗。诈骗分子向家长“许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指标,或吹嘘自己可以弄到定向招生计划,由此骗取家长费用。
利用网络诈骗。诈骗分子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进行网上招生录取,声称可以代办入学,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文凭。
贵阳警方提示,考生和家长要通过国家正规途径参加招生考试,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学校招生简章。此外,缴费一定要到财务部门并索取收据,如果遇到招生诈骗,应及时报警并收集好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