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攸县,当地文化名人丁才安和朋友在玩“跑胡子”。
随着株洲市攸县将“攸县字牌”列入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引发舆论关注。
4月24日,潇湘晨报记者来到株洲攸县。面对质疑,攸县文化馆馆长陈前表示,攸县字牌将只会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会再往上进行申报。但攸县字牌申遗不怕被质疑,争论越多,攸县字牌的影响也就更广。
陈前还表示,由于攸县字牌是属于攸县人的文化遗产,因此工作人员将立足当下,做好字牌在攸县的研究工作,不再往上申报株洲市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4日,专家评审之一的攸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吴文华说,将攸县字牌申遗,其主要目的也是把攸县字牌的历史研究透彻,留下文字材料,“以前没留下文字记载,所以最多只知道清末的攸县人如何玩的。”吴文华说,时代在变,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游戏取代字牌的地位,因此他有责任把字牌的历史和文化留给身在互联网时代的后辈。
[市民反应]不知“非遗”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非遗?正当外界对攸县将“攸县字牌”列入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议论纷纷时,攸县人还是和往常一样,悠闲地打着字牌,对于非遗的争议充耳不闻。
今年81岁的攸县人王振林自幼玩字牌,从民国打法到现代打法都精通。“非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这里人人都玩,世世代代都玩。”王振林代表了大多数攸县人的想法,在打字牌的主要场所,如茶馆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意思几乎没多少人知晓。
当然也有一部分知晓的,“网上朋友圈都在说,好多朋友都在问我贵县是不是在搞笑。”在长沙工作的攸县人贺艺说,不管入非遗最终能让字牌的保护工作达到何种程度,“现在都知道我们攸县人会打字牌了”。
[专家回忆]孩子识字后就学着打字牌
今年80岁的攸县文化名人丁才安,早在2013年就提出将攸县字牌申遗。他回忆说,和漫长的流传历史相比,字牌赌博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以前有时候也打钱,但最多意思一下。”丁才安回忆说,小时候家里人一起打牌,打输的人就是钻桌子、打倒立、喝凉水。
专家评审之一的陈韶辉也谈到,以前农村晚上没啥娱乐活动,大家凑到一起打打字牌,输的人有时一把就要钻桌子,“打一个小时就累了,就睡觉去了。”
分管申遗工作的攸县文化馆副馆长罗悦红说,攸县的孩子在识字之初,就能辨认数字的大小写,然后就学着打字牌,这种贯穿攸县人一生的游艺活动,外界可能无法理解其对攸县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