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市民街头淘老马灯 双语商标竟是“德国造”
2015-03-23 21:55:04
  
红网

刘赛收藏的老马灯,至今保存完好。

红网浏阳站3月23日讯(分站记者 袁村平)在电没有普及之前,人们在夜晚照明,只能依靠火把、蜡烛、油灯等物。如今,道路两旁安装上了路灯,还有车灯、手电,甚至手机照明。

10年前,现住花炮大市场的市民刘赛在永和街头淘到一盏马灯,这件在过去人们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家什,竟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国际背景”;另一位市民暨雄超收藏的油灯,则是本土出生的“光明使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曾给老百姓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马灯和油灯,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成为了一种记忆。

竞价买下铁质老马灯

“这个灯我淘到之后就摆放在家里,觉得有段历史了,看上面的字像是国外做的。”昨日上午,刘赛从家中取出一盏灯。粗略一看,铁制的马灯保存完好,生锈后的灯架为褐色,缝隙和衔接处留有灰与油的混合物,充满了岁月感,“提手缠绕的红布也是以前的,为了保护,我没有过度清洗。”

说起这盏马灯的来历,刘赛说要追溯到十年前。当时,刘赛在永和镇集镇上一家早餐店吃早餐,这时一个年过八旬的老大爷提着一盏马灯,“他想把这盏马灯出手,换点钱用。”

和刘赛一样,被吸引过来的还有另外一个年轻人。刘赛认识这个年轻人,他经常倒腾一些民间文物到长沙出售。“他想出20元买,我看了又看,心里实在不舍,就出了40元从那位老人家手里买过来了。”刘赛说,自己开始搞收藏也就十多年前的事,经验虽然不够丰富,但觉得这东西值,就买下来了。

老马灯高40厘米左右,铁质,分为底座、灯身和灯架三个部分,灯架的上端还有一个提手,灯的底座是兼作储油用的铁罐,罐上有注油口;罐颈上部有一个托盘,承接一个隆起的半圆形灯嘴,灯嘴下方有调节灯芯的旋钮;罐身与罐颈结合部两边各连接一根相对往上弯曲的铁管,分别与热气管相接;玻璃灯罩有上下口,罩的上端有罩盖,中间有圆孔,供伸入热气管。

“点燃的时候就用摇手把灯罩摇上去,2008年冰灾停电的时候,我还用过这盏马灯。”刘赛说。

油罐上印有中外双语商标

刘赛稍微擦拭了一下马灯,上面的字迹清晰地呈现出来。

记者看到,玻璃罩正面凸印一个蝴蝶状商标图案,蝴蝶两翅上分别有"M."等字母和符号,图案下方有“美最时”3字;油罐一侧也有“美最时”三个字和商标,再看油罐上端,注油口那一侧有凸起的“德国造”三个繁体字,背面一侧则是凸起的“MELCHERS”字样,灯罩上的罩盖也同样有这样一行字母,“美最时”为“MELCHERS”音译。

为什么同一盏马灯,既有外文字母,又有中文的“德国”?

记者查询得知,这种马灯最开始是清末民初国内贸易行从德国订制,然后在国内销售的,通过“美最时”公司销售到中国。“美最时”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1866年和1877年分别在香港和上海成立分公司,到1910年更是在汉口等9个城市成立分公司,这种马灯在民国时期曾普遍配备于军队,所以分布地区算比较广,甚至当年红军部队里也在使用它。

“这个马灯保存得比较完整,应该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东西。”市收藏协会王维奇介绍,那个时候我国的钢铁业并不算发达,这种马灯也只能购买“洋货”,并不难找,而且这种马灯损坏机率不大,平时也可以用在晚上走路。

王维奇推测这一款马灯应该是上海产的,至于怎么流落到浏阳来的,这段故事也只有这盏具有“国际背景”的马灯自己清楚吧。

记者手记

油灯逐渐消失的光

小时候,生活在乡下,那时候经常停电,家中备有四五个煤油灯。那时候大部分人家用的煤油灯既没有“美最时”马灯那么复杂,也并没有瓷质油灯那么简单,是一个玻璃灯座,内可盛放煤油,灯头可拧开加煤油入灯座,用棉绳作灯芯,棉绳上升下降都可以控制。

灯芯慢慢燃烧,灯花越来越大,灯光会减弱,这时候拨一拨灯芯,又会亮堂一些。灯光闪动,投射在墙上的黑影跟着闪动,让童年时期的心灵充满了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鬼怪”的恐惧。灯光很弱,灯光下,小孩子写作业,母亲坐一旁挑针补衣,窗外虫鸣。

现在,家中的煤油灯早已不见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提着瓶子去商店“打煤油”的场景,也只存在一部分人的记忆里。相比炫目的电灯光,油灯发出来的光是那么微弱,微弱到可以忽略,微弱到即将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