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政协委员:以前两会有人房里堆满礼品 现在好转
2015-03-10 15:42:06
  
红网

从政协工作报告首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从代表团开放日上各地领导“不避家丑”谈本地腐败案例,到代表委员发言时为反腐建言献策……在今年两会上,“反腐”再次成为一个高频热词。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反腐”这个热点话题持续升温的背后,不仅是对两年多来铁腕惩腐、涤荡“四风”成绩有目共睹的最好证明,更昭示着全党全社会对健康政治生态、清朗民风社风的热切期盼和执著追求。

提振士气 凝聚党心民心

身为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晓庄谈及反腐败,开门见山地提到了苏荣案。

“大快人心!”刘晓庄说,“苏荣主政江西期间,不仅自己腐败,还纵容家人亲属擅权干政,搞家族式腐败。他的落马,充分表明了党中央言必信、行必果的决心,显示了我们党刮骨疗毒的勇气。”

据统计,去年中央对涉嫌违纪的中管干部已经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审查的达68人。

“高压反腐、强力肃贪,对腐败分子形成了强大震慑,官场风气有了明显好转。”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郑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朱专兴告诉记者,以前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间少不了相互应酬,甚至“有人房间里堆满礼品,开完会带都带不走……”

“现在清净了!”朱专兴说,“落马官员人数不断刷新,证明党中央的一系列重拳成效明显,更增强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数字是看得见的成绩,摸不着的民心却是更宝贵的收获。”

据《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对反腐败满意度升幅最大。

“上下同欲者胜。”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赢得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凝聚了各阶层社会人士的高度共识,反腐败的社会基础无比坚实。

追逃追赃 布下“天罗地网”

2014年,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海外战场”捷报频传。“猎狐2014”、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成果丰硕,全年共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

“贪官携巨款出逃,卷走的是民脂民膏,践踏的是党纪国法,损毁的是国家形象。”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南省政府参事秦希燕说,党中央高度重视境外追逃工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反腐无禁区、无特区、无盲区的坚定决心,标志着我国反腐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新趋势。

中国反腐败的斐然成就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并成为深化国际合作的强力推手。《北京反腐败宣言》的出台、APE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的启动、紧锣密鼓的引渡条约和刑事司法协作条约谈判……一步一个脚印,为扫除反腐败海外战场“盲点”奠定了扎实基础。

“广泛搭建国际司法协助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开展务实的个案追逃追赃工作,开辟便捷的境外追逃工作途径,建立起境外追逃绿色通道。”据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徐明介绍,该省检察机关结合地处边疆、边境线长的特点,发挥中俄边境协作机制优势,开展对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境外追逃防逃工作。多年来从黑龙江省出逃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共16人,目前已追捕归案12人。

3月8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向媒体介绍,今年将建立外逃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对外逃分子一追到底,决不让他们逍遥法外。

就在同一天,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国际追逃追赃也决不会松懈。外交部将会与世界各国加强沟通协作,将反腐败国际合作这张“天罗地网”织得更密,“再狡猾的狐狸也无处可逃!”

破除疑虑 反腐永不收兵

“八项规定省下的那么多钱、反腐追回的那么多钱,都去哪里了?”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田中群的疑问引发媒体热议。疑问背后,是百姓希望直接享受到更多反腐红利的心声。

“反腐和老百姓有很大的关系,省下的钱不见得能拿来发给老百姓,但是反腐能够确保钱花在原来预算的项目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反腐跟经济发展不是对立面,而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建议,要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腐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还有不少代表委员着眼于反腐的制度化进程,建议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只有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滋生腐败的土壤,铸牢权力的‘笼子’。”刘晓庄说。

从反腐败是否会一阵风的疑虑,到“多打虎、打大虎”的“任性”期待,再到如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败的理性思考,我国的反腐败进入到新常态。

新常态,新希望。中国社科院去年底发布的《反腐倡廉蓝皮书》显示,93.7%的领导干部、88%的普通干部、84.8%的企业管理人员、73.1%的专业人员、75.8%的城乡居民对未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而公众的信心,正是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斗争”最强大的力量。(记者 杨诗琪)